动于衷吧!
更何况,这里边还有沈槐的手笔。
即便沈槐不是主犯,可他到底参与了那事,他的罪名,是怎么都洗不脱的。
不只是九娘,在场的百姓皆是义愤填膺,咬牙切齿。
周义只是跟九娘透漏了一些,可没说很多,现在听着百姓的议论,九娘才知晓了大概。
当年从无败绩的谢家军,竟是死于同袍之手。
他们哪里是叛国,而是杀敌后力竭,后续的粮饷没到位。
这便罢了,当时打仗是在冬天,寒冬腊月,谢家军数万士兵抵不过寒冷,又没有吃食果腹,这才损失大半。
就便罢了,谢家军一直盼着的援军迟迟未到,也是谢家军兵力锐减的大多数原因。
将士打仗,粮草未到,甚至迟迟不到,这罪名可不小。
当年负责运送粮草的官员,干脆谎报了军情,又伙同他人捏造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当时的皇帝本就忌惮谢家,有了叛国这个借口,他刚好将谢家除去,免去一个隐患。
皇帝刚愎自用,可当时的朝中官员却有不少好官的。
当时为谢家求情的人不少,甚至有死谏的,可皇帝铁了心要除去谢家。
于是,那年牵扯到谢家事情里的人很多,死的人更多。
朝廷几乎是大换血,后来,谢家军几乎成了不能提及的禁忌。
即便是皇帝百年之后,后续的皇帝也没人提起,再后来,朝中人更新迭代,谢家的事也是被人忘却。
想不到,十几年后,这事又被翻了出来,谢家的事被翻案,当年事情重查,重办,当年的真相终于得见天日。
可,一切都晚了啊!
当年的谢家几乎是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