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就算全都打成世界第一又能怎样 > 分卷阅读130

分卷阅读130

什么不治之症呢,比如痔疮什么的。”

“神特么的痔疮!”李杰哭笑不得:“没办法啊,和大家打了那么久的游戏,我终于发现啊——我还是更喜欢有挑战一些。”

“什么意思?和我们打麻将没有挑战性是吧?”

“忘了劲舞团我们怎么虐你的?”

“有种来打拳皇99,99才是最好玩的,资道吧?”

“来打dota,今天让你超鬼...”

李杰笑着摇头:“我不是说那个,我是说...我不能这样下去,我就问你们——我猛不猛?这游戏天赋,天天打斗地主是不是太浪费了?现在不赶紧打点有挑战性的比赛,等老了打不动了,天天天给大家讲相声啊?”

观众们先是静了一下,随后才有人问:“那你是要当职业玩家吗?”

“职业玩家...”李杰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出了口:“我觉得我已经是了。”

第八十七章 果然奇怪的上单

当一个玩家用职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自然就会做出职业选手该做的事。

虽然说一直在直播,但李杰对dnf和拳皇13的训练也没怎么落下。除了上午去街机厅和本地高手练习2-3小时外,晚上也要雷打不动地直播练习dnf3小时。再加上锻炼身体和直播陪玩、做视频,李杰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这在一干每天只直播两三个小时的主播眼里,无疑是过于勤勉了一些。

即便是在最放松的“陪玩”时间中,李杰依然在思考着如何继续提高观众互动和参与感,琢磨着有什么新项目具有节目效果,可以说是大脑一刻不得闲。

这也是为什么09签下他的原因——这小子每天都要直播8小时以上,实在是太勤勉了。

更别说还有公司接来的游戏分发推广业务。

实话说,要不是系统的话,李杰都有些后悔加入这个公司了——怎么什么破游戏都要我负责推广啊?

没法子,本着契约精神,李杰还是不得不抽出了宝贵的直播时间,在直播间右下角放上了公司的广告,并且硬着头皮直播了那个纯粹是利用驯化机制来养猪的伪挂机游戏。

在直播完后,李杰反手就出了一个录音性质的视频,讲了“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对于玩家的成瘾性驯化,讽刺了一下升级打怪等游戏“刷刷刷、点点点”的简单游戏机制。

最先让人意识到放置类游戏也能火爆的代表,无疑是《开心农场》。

这游戏玩法极其的简单,无非就是种菜、偷菜和收菜,定时点点点而已。但却吸引了一大帮男女老少去游玩,年龄段覆盖了6-60岁的范围,甚至还有定闹表半夜爬起来收菜的人。

很多人以为它能火是因为它的社交属性,但其实不是,而是一种人天生就要“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的本能在作祟。而且人对“未完成”的事情,记忆要远比“已完成”的要深刻,也就是所谓的“蔡格尼克效应”。

而且每当玩家完成一次点击,这个游戏还会给予一定的反馈和成就,让玩家更加痴迷于这种“等着玩”的弱智游戏。

很多玩家对这种游戏乐此不疲,殊不知自己在这种游戏中就好像是巴甫洛夫实验中的那条狗一样,从头到尾都在被设计者牵着向前走。

往往要一直到几个月后,由于心理边际效应,放置类游戏所带来的奖励效果逐渐变弱后,这些玩家才会突然惊觉——我为什么要玩这个毫无意义、纯粹堆数值的游戏来着?

虽然开心农场渐渐没落,但越来越多的端游、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却都引入了开心农场的这一机制,以其他方式将这种游戏成瘾性内嵌在了自己的游戏中。

比如说“每日任务”,再比如说“自动寻路,自动打怪,自动领取”,这些游戏机制其实无非就是在把原本复杂的游戏变成另一个《开心农场》。

更别说那些氪金抽卡游戏,它们还会将氪金和“斯金纳箱子”式的赌博效应连在一起,让玩家进一步产生依赖。

产生了依赖的玩家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还会说“我学习/工作这么累了,不想玩那些复杂的游戏,轻松一下不好吗”,但结果却是对简单的套路产生了依赖性,让他的思考能力进一步退化。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每天对那些游戏需要像上班一样,定时打卡一般去完成其中的任务时,那他就已经被驯得差不多了。

电子游戏并非全部都是电子海洛因,但这些养猪游戏则是100%都是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