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那么估计他的人气就会下跌老大一块。
希望系统所说的“lol的盛世”是真的,这样等他放弃dnf后,起码还有lol可以直播。
对于李杰的晋级,几个平时一起pk的人都没有感到意外。
他们也知道所谓的线下选拔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只要实力到位而且不太浪,那么突围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不过这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是竞争对手了。
打了七八盘后,这些高手便先后找了借口散去。
他们不知道后面有没有可能与李杰在比赛中对上,所以或多或少都藏了一手,以防自己的立回和连招习惯被人研究透彻。
找不到人pk后,李杰也只好和观众们一起看起了韩国那边的ogn联赛。
这时候的ogn对华夏这边来说堪称庞然大物,不管是俱乐部数量还是明星选手数量,华夏这边都是望尘莫及。
刚刚看了一会韩国人的dnf内战,李杰的头上便冒出了冷汗。
他试图将自己带入到输的那一方去,从他的视角去观察对手的反应和弱点。
但随即便被吓到了。
这些韩国人的操作也太精准、太稳健了吧?
几场比赛下来,李杰发现这些选手所犯的失误寥寥无几,一个个与其说是在“玩”,还不如说是一个个专门表演dnf的人形ai程序。这样的对抗强度别说李杰所接触到的业余赛,甚至就连国内那几个知名的职业玩家的冠军决赛都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显然,这些职业选手的训练量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这样精准而游刃有余的操作,起码要20000个小时以上的训练量才能呈现出来。
韩国人疯了!李杰不由得感叹道。
不过他也可以理解,毕竟韩国的职业玩家因为要服兵役的关系,人人都非常珍惜训练的时间,能够在dnf出来几年内就完成这样的训练量,这也只有真正的职业玩家才能做到。
尽管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诞生的天才也多,所以勉强可以和韩国在电竞上拼一拼,但实话说,从职业化的角度来说,中国俱乐部是远远不及韩国的。
自从97金融危机后,韩国上下就一直在寻求新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最初的电竞产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而到了2010年后,韩国4700万户人口中,已经有1300多万户接入了ogn的卫星讯号,这个不管是从数量还是从比例上说,都可以吊打当时的《游戏风云》和《gtv》。
有了这样一个稳定的基本盘,韩国发展起电竞来自然也就事半功倍。
经历了十几年的运营后,韩国如今的职业玩家大多都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又该付出多少努力,职业和人生的轨迹完全可以从前辈们那里复刻,他们只需要努力训练即可,所以韩国职业玩家的训练量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与此同时,因为缺乏足够的市场环境、成熟的产业体系和国家政策扶持,中国所谓的“职业玩家”大多还是半吊子。几乎所有后来的知名选手一开始都没有当职业玩家的打算,只是在打了一阵子游戏后发现自己天赋还不错,于是便临时决定要当职业选手。
当环境不足以让这些职业电竞选手赚到养家糊口的钱时,他们自然训练起来也就三心二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创收上。
可以说,韩国电竞的强大从一开始就赢在了举国体制上,只要是kespa下定决心要去发展的项目,很快就会有俱乐部跟进,建立起一个联赛和青训体系,kespa再推出一些宣传政策,联络一些过往有过合作的赞助商,最终使之变成一个产业。
这样一套高效率的体系用在dnf这个游戏上,实话说,多少有些杀鸡用牛刀的嫌疑。要不是dnf在中国的游戏人口确实大,像仇东升、武神59这样能与整个韩国体系进行较量的天才只怕也不会诞生。
在别人靠着运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道路时,中国玩家却只能靠运气,指望一两个天才成为救世主——这种状况可以说是所有游戏项目的缩影。
随便举个例子——除了广州“小孩”,中国格斗游戏界又有几个能在世界大赛上拿成绩的?
某种意义上说,直播这个行业的出现拯救了中国电竞,要不是这个处于灰色地带的网络直播为俱乐部提供了流量以及直播合同,只怕在禁播令下,尚处萌芽状态的中国电竞会被直接按死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