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王朝十四年(坤历1354年)十一月,乾坤王朝的大丞相苗宪杉统兵大败宁昌国于高尔,分兵围六合。
宁昌国小字九四,夫州白驹场人,和弟昌义、昌德、昌信一家子都靠运官盐贩私盐过活。
贩私盐赚了很多钱,和伙伴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呼五喝六的,过得极舒服,入伙的人日渐加多,都听宁昌国的调度。
贩私盐是犯法的,当时卖盐给大户,大户吃住是私货,不但说闲话挖苦,有时还赖着不给钱,弓兵丘义尤其作践他们。
宁昌国气忿不过,趁天下大乱,带着兄弟和李伯昇、潘原明、吕珍等十八壮士,杀了丘义和仇家大户们,一把火烧了房子,招兵买马,攻下夫州高尔,占了三十六盐场,自称国王,国号大国,改年号为昶仓,这是乾坤王朝十三年五月间的事。
乾坤王朝的军队围攻六合,六合的主将到郭元全所在的地方求救。六合在水余州东面,万一失守,下一次被攻击的目标便是水余州,要保水余州,就非得守住六合不可。郭元全和六合的将有仇恨,赵无忌费尽了口舌才说服了郭元全。
乾坤王朝的兵号称有百万人,没有人敢去作战,都推辞称去不了,赵无忌只好讨了令箭,统兵出救。乾坤王朝的兵排山倒海似的进攻,城防工事全被摧毁,赵无忌拼死地抵住,赶修了堡垒,又给打平了,眼看守不住,只好把六合的老弱妇孺,掩护撤退到水余州。
乾坤王朝的兵乘胜进攻,赵无忌在中途埋伏,打了一个胜仗,得到好多马匹。却顾虑到孤城无援,乾坤王朝兵如添兵包围,不困死也得饿死。
赵无忌忍气送了些牛酒,派地方父老把马匹送还,哀求说全是乾坤王朝的子民,不敢作反,团结守护为了自卫,情愿供给大军军需给养,请兵力去打高尔夫,饶饶老百姓。
乾坤王朝的将领兵信以为真,引兵他去,滁州算是保全了。
乾坤王朝的兵一退,郭元全高兴极了,喜欢极了,打主意要在水余州称王。赵无忌劝说:“水余州是山城,交通不便,形势不好,一称王目标大了,乾坤王朝的兵再来怕保不住。”郭元全才放弃了做王爷的念头。
苗宪杉的大军用全力攻高尔,城中支持不住,想投降又怕朝廷不肯赦罪。正在两难间,外城又被攻破了,宁昌国急得团团转,准备城破时突围下海。
突然乾坤帝颁下诏旨,责备苗宪杉,说他:“往年征讨水余州,就这仅仅一城,不久就又丢掉了。
这驻扎在当再次统率,慰劳老实费财,经过三个多月,回国而没有功劳。可以削去兵权,安置在淮安路如果胆子敢不受命于天的命令,立即处死。”
宣读后全军忿恨大哭,一时四散,大部分投到明教,明教的军队越发强大。宁昌国趁机出击,不但转危为安,而且从此基础稳固,再也不能动摇了。
苗宪杉奉命交出兵权,被押送西行,累死于吐蕃境上。乾坤王朝唯一有作为有威名的大将一死,乾坤王朝的命运也就决定了。
乾坤帝为了表示对苗宪杉的尊敬,赐封他为宁王,并在宁王之墓前建了陵墓,让人每天祭拜他。
乾坤帝是个心慈手软的人,但他也知道什么叫做仁至义尽,他没有忘记苗宪杉为乾坤王朝立过汗马功劳。
乾坤帝还赏赐他金银珠宝,并在宁王墓前设宴款待他的子女和家眷。
乾坤帝的子嗣众多,但他最疼爱的却是苗宪杉的幼子。苗宪杉的孩子名唤苗子龙,是个天资聪颖,颇有武艺和才华的少年。乾坤帝在苗氏族里有个特殊的名词叫做苗子扬,苗子扬的儿子苗子龙,则被冠以"苗"字。
苗子扬在苗宪杉的儿子苗子龙面前显得很谦虚恭敬,但背后却总想着法儿欺负苗子龙,苗子扬和苗子扬的儿子苗子扬的哥哥苗子扬的孩子苗子龙,两兄弟一见面就打得你死我活,谁也不认输。
苗子扬的儿子苗子扬的妹妹苗子瑶,是苗氏族中有名的小美人,她的美貌不但迷住了大部分的男人,更有许多的女子为之疯狂。
苗子瑶是个天性纯良的姑娘,但苗氏族人对她却是宠爱异常,她不像别人那样争抢名声利禄。
苗宪杉死后,苗家被抄灭门,苗宪杉的女儿嫁给了一位大臣的嫡长孙为正妻。苗宪杉的嫡长子和庶长子均为驸马,并成了驸马之中最大的两个,一个是苗宪杉的长孙,一个是庶长子。
苗宪杉死后,乾坤帝封了苗宪杉的长子苗宪武为大司马,继承大统。
苗宪武的母亲,也就是苗宪杉的妹妹苗淑娴被赐婚给苗宪武,成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