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小时候除了不爱说话,略微孤僻了些,安静懂事,很少哭,也不闹事,成绩不好不坏,从小具备了好孩子的品德。
自己的事情都认认真真完成,早起从不赖床,吃完早饭乖乖去学校。
带她完全不需要操心。母亲边做手工活,边照顾她,也不会觉得很累。比其他人,确实幸福很多。
直到小学二年级,班主任留下了她,“纪深妈妈,我有话要和你说。”
那一天,她捧着圣经看了几十页。
老师问她平时在家表现如何,做完作业会干什么,甚至和她讨论,纪深心智是否有异,平时也是如此沉默嘛?
那一天聊了很久,久到母亲还依然记得,老师特别温柔的安抚她激动的情绪,“现在还看不出来,但绝大可能只是性格不太开朗,和你说,只是想让你多关注一下她的状况,你可以随时找我,身为她的班主任,我自然希望她能健康快乐平安长大的,不要忧心,也许是我多虑了,也说不定。”
母亲出来得时候,眼眶里含着泪花,第一次激动把她抱在怀里,围着她的腰的手臂不断收紧,她感受到疼,但不曾开口呼喊。
那一天过去,母亲做完了最后一批货,交货后就再也没有做过手工活。
她想过了,为了那些微不足道的钱,而失去陪伴她长大时间,酿造了难以想象的将来,她一定会后悔。
与其如此,她宁愿生活拮据,也要陪着她,看着她健康长大。
父亲从不重男轻女,但传统陋节思想捆绑了他人,还要不断给他们洗脑。
“什么时候生个二胎,纪深也大了,该要一个了。”
母亲端茶的手微颤了一下,内心的不满被抑制了,才没有当场发作。
几次三番,母亲下了一次脸,后来借题发挥的人就少了。
母亲性子温和,却在这件事上很坚持。
连她外婆都骂,“你生个妹妹和弟弟,也许对纪深也不是坏事。”
母亲趴在她母亲怀里,她的害怕传递给母亲。
“我害怕,纪深太乖了,老师担心的对以前我疏忽了,我现在就只想要好好照顾她。”哭的梨花带雨。
外婆很心疼,又不能堵他人的悠悠众口,顿觉无力。
只好多过来分担母亲的压力。
命运眷顾,纪深一年一年长大,健康没有疾病,连感冒都很少。
悬在心口的弦才渐渐松了。
今年八月,母亲就怀孕了,成了高龄产妇。
父母一直静悄悄的商量,要与否。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和不少人人黑了脸。他们可不懂什么纪深沉默的性格有什么不对。何况女娃子都是要嫁人的,守着一个纪深,未来没有保障。
平日里相处很好的亲戚,每次都被拒绝好心,最后感到郁闷,交情便一点点淡薄下来。
纪云南从不遗憾,娶了温文尔雅的妻子,有了聪明安静的女儿,几年打拼生活渐渐稳定下来。
妻子做什么决定,他从不辩驳。
这些年在外,不是没有受到诱惑,他定力也不算强,毕竟人性本恶。
但他总是会问自己,一旦踏出这一步,你便随波逐流,成了混蛋。
东窗事发的时候,妻离子散,这是你想要的吗?他每一次都坚定的回答,他不想要后悔。
纪云南每次回家,家里有妻子有女儿,这小日子过得不要太爽了,甚至干个家务活都抢不过纪深。妻子就不爱使唤人,他眼力见也没有多好,常常楞在原地当笑料。但是她们没有嫌弃过他,纪深看不过眼就提点他该干点什么。然后他笑呵呵去做了。
妻子觉得他愿意干活,难能可贵。在客人来访的时候,也不会更改。不在意别人口中的讥讽和违心的夸奖。
男人的成就,不是显现在家务活上。更不是衣来张手饭来张口,显得你地位高。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热火朝天,才是最开心的。
在妻子眼里,纪深一直是最重要的。但是当一个新生命悄然无息的来到了,便迟疑不决,因为肚子里的宝宝,也是她的孩子。
纪深太聪明,感受到父母的不安,她将手轻轻放在母亲的肚子上,轻言“姐姐,等你。”
他们太急,没有想到纪深都看在眼里。
一切都有迹可循,几口饭就饱了,经常发呆,看着她年幼的照片默默流泪,夜晚惊醒坐在厕所门口。整个人都状态很差,会下意识的看她,仿佛在思虑什么。
她说完这句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