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天要亡我,天要亡我。
王夫人很好奇贾政跟宝玉的谈话,可偏偏儿子对此事守口如瓶,一个字都不肯透露。
她没得法,只好在隔日请来薛姨妈。看看能不能从妹妹口中,探得一些事情。
昨日贾政晕倒的事情,薛姨妈亦是知晓。她如今失了独子,所有心思都放在女儿身上。
见王夫人左打听右打听,薛姨妈只好道:“姐姐到底想知道什么,宝钗确实什么话都未同我讲。”
也正是这样的天子娇女,才对入宫后的诸多规矩诸多不适,对后宫中的尔虞我诈,倍感心力交瘁。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直到宝玉这孙儿来找自己,老太太的神色还是有些不快。得知宝贝孙儿要随自己一同入宫,贾母又不免高兴一些,暗道还是宝玉懂事,知道挂念自己的身体。
“你莫当我是老糊涂,你把最近家里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我。”贾母厉声道,“倘若你现在不说,往后再想同我说,我可就当自己不知道了。”
只是她才后知后觉的想明白,这是杀头的大罪。
只好囫囵的聊过几句,忙拎着宝玉出宫,准备在马车上好好盘问。
贾母听的更是放松许多,别看张皇后没把话说满。对方是什么身份?能给出这么一句话,就有八九成的把握。
贾家的富贵,早在元春入宫前,就已升无可升。何需用一个嫡女,来做政治交换?
纵然是当朝皇后,如何能受快八十岁的老夫人一跪。忙喊了左右宫女、小宦官出来哄老太太。好说歹说才将贾母劝回位置,张皇后才耐心听着老太太讲述史湘云的惨事。
面子上的尊重,帝王家自然要维护。不然往后,谁还拿帝王给出的荣誉当回事?
午时还未过,前来传话的小宦,就把皇后应允的意思转述完毕。后知后觉的王夫人,赶到荣庆堂着不住打听贾母和宝玉的去意。
忙大声道:“因为皇后娘娘仁爱,素有贤名。皇后娘娘贵为国母,乃后宫嫔妃之长。咱们这些臣子亲属,有什么难事理当拜会娘娘,恳求娘娘开恩示下。”
薛蟠死后,薛夫人的举止实在像一个泼妇,叫人不可理喻的很。如此临到出门后,王夫人都不知这两人的真正目的。
…………
“那老夫人所求之事?”
皇后特意命宫人准备车架一辆,以免老太太代步,以示天家仁德。
贾老夫人的面子,加上皇后的面子。保下一个孤女,也是无可厚非。李贽摆摆手,不愿在此事上多费心。
…………
当年老国公若无这般冠绝群雄,又怎么可能得到自己的倾慕?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连半日史家的福分都没享受过。二叔不疼,三叔不爱的小可怜,饶她一条命倒不是难事,还能显出帝王家的气度。
“今后别管她们对你说什么,你要记得,你这一生的安危富贵,都系在小皇子身上。
她是在蜜糖里长大的女孩儿,王夫人虽更在乎大哥贾珠。
躺在床上休养的幼子,见到老母亲气势汹汹的杀进来,作势要起身请安。
“那封信到底是谁给你的?”
贾母听的浑身一抖,她早年一直跟老国公朝夕相处。权谋之术,哪怕不如老国公的老谋深算。见多了猪肉,也知道猪跑起来是什么样子。
心情雀跃之下,他忍不住跟贾母求教道:“老太太,湘云妹妹这事,为何不来找姐姐帮忙?”
怎么又是他们家?李贽有些烦了,又不得不追问一句,“他们家是谁病了?如此兴师动众。”
不行,她得去找二哥问个清楚!!
“他还小,陛下何必管束甚多。”张皇后失笑道。
如今外头一直传闻薛蟠死在叛军手中。再一听贾赦、贾琏也有牵涉,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薛姨妈岂能不恨相关人员?
“真该杀了他们一家老小,下去给吾儿磕头赔罪才是。”
她要帮一帮家里人。毕竟是她的亲族,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哥。是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是她贾元春每日梦回的————家。
“老太太。”鸳鸯也看不出不对劲,更是从旁一把抱住贾母。
这下好,王夫人打错算盘,反倒要被薛姨妈不停追问。
两人捡着过去的事情,相互回忆一番。又听到贤德妃的宫人,过来送了些元春亲手制作的点心。
这倒是有点拨云见日的透彻,李贽亦是作笑道:“芸芸说的在理。”
见贾母连劝住的话都没有,跟在后头的王夫人也是吓了一跳。
她有个堂兄,就是最近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