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萧玉凝依旧跟着几个姐姐上了山。
姐姐们没食言,今天就带着她来了开着小黄花的山坡。
在远处看还不觉得,爬上山坡才发现这片黄芪有多少,大半个山坡全是啊。
萧玉凝看见银子在向她招手。
此时花期已经到了中晚期,这意味着黄芪很快就能采摘了。
萧玉凝蹲在外围观察了一番,越看越欣喜。
这些黄芪茎部壮硕,显然是生长了多年的野生黄芪。
好啊。
这说明什么?
说明杨何村没人认识它,没人采它换钱。
那这些黄芪就都是她的了。
萧玉凝摘了一把黄芪花编成了花环戴在头上。
萧玉莹见了对萧玉清说:“我还以为她摘了会带回家插起来呢。”
“可不是嘛。”萧玉清无奈的摇了摇头:“还是小孩子心性。”
萧玉莹扑哧一声笑了:“玉凝才十岁,可不就还是个孩子,过两三年就好了。”
萧玉凝在他们四房排行第五,但在萧家小辈里就是排行十三。
又折了几支壮硕的花枝,萧玉凝就来帮萧玉清她们割猪草。
这边的紫花苜蓿不多,但是苦荬菜和野生地瓜藤到是有很多。
萧玉凝不太会用砍刀,就用小锄头刨苦荬菜。
姐妹几个不多时就装满了四个背篓。
萧玉凝身上的伤还没完全好,乔氏不准她提重物,更不准她背箩筐。
几人回了家,萧玉凝回屋把黄芪花放好,就和四人去了后面养猪和鸡的院子去剁猪草。
这个不难,把猪草放在专门剁猪草的大石板上,用砍刀随便剁剁,然后丢进大锅里焯水。
焯好水捞出来拌上谷糠麦麸玉米棒渣子,就能拿去喂猪喂鸡了。
萧家有两头猪,一头公猪一头母猪,是萧老四问相熟的工友买的。
去年没杀它们,是想留着下小猪崽。
家里如今还养着十五只鸡,只可惜这些鸡和鸡蛋进不到养它们的人的肚子里。
萧老太太说,家里鸡和鸡蛋只能给读书的萧大柱和萧大壮吃。
他两人一天一个鸡蛋,一个月分吃一只鸡。
萧玉凝嗤笑了一声,吃的好穿的好,还不用劳作,也不知道能不能如萧老太太的愿,供出个官爷来。
萧玉清她们喂猪前还要打扫猪圈鸡圈,便打发萧玉凝回前院去了。
前院堆了好多玉米,萧老太太带着乔氏她们正做在院子里剥玉米叶子。
家里很少干活的萧珠珠、萧美美、萧丽丽三人以及萧永康等几个男娃也都上了手。
就连萧大柱刚取回来还不到一个月的新媳妇已经挺着个大肚子的萧老五媳妇也都没闲着。
到是休新婚假和休农忙假的萧大柱和萧大壮不见人,也不知道两人是去地里干活去了,还是在屋里躲清闲呢。
萧玉凝慢吞吞的搬了个凳子坐在乔氏身边,拿起一个玉米开始剥玉米叶。
剥了十几个玉米,胳膊就酸了,手指也搞痛了。
萧玉凝拉过乔氏粗糙的手看了看,见她的大拇指早就红了,指甲盖更是片开了。
萧玉凝沉默了一下,站起来回了屋。
她刚起身离开,萧老太太就叫喊了起来。
“死丫头,干啥去?这都能下地走路了,做不了一会事儿就跑?”
见萧玉凝就跟没听见她的话,萧老太太把手里的玉米冲着乔氏丢了过来,险些砸到乔氏脸上。
“老四家的,咱们家可不养闲人,以前永康永嘉小,她年纪也不大,你叫她看着两个小的我也就不说啥了,她这也快十一了,以后就和玉清丫头她们一起做事吧。”
乔氏犹豫了一下,到底是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农村孩子始终是要做农事儿的,萧玉凝也逃不开。
原来还想着等老大玉冰说了亲,再叫小五跟着姐姐们一起做事,左右不过一年半载的工夫。
如今由萧老太太提出来,那就更没有护着的理由了。
毕竟帮家里做事是合情合理的。
话说萧玉凝没有理会萧老太太,并不是回屋躲懒睡觉来了。
她想起萧玉清她们做针线活的笸箩里有好几个纳鞋底子用的铁锥子。
大概有六七个吧,其中有两个还是三个是折弯了尖的。
萧玉凝翻找了一下,找出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