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甚好,那老朽坐看你们题诗。”
石先生点点头道。
紧接着,那名才子环顾一圈,趾高气昂的抬起头,气场浑然天成,垂眸道:“诸位,我要题的诗名为《赠永宁河》……”
“至于诗的出处,此诗是我喂纪念永宁河灯会而有感而发,如此便献丑了。”
“永河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文秀。”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也是按惯例,待诗尾一断,那名才子便滔滔不绝地叙述起含义。
“永宁河之水清澈细腻,峨眉山秀美性灵,以至于养育出百里挑一的才女,她们能言善语,口吐莲花,如偷得了鹦鹉的舌头一般,文章秀美,仿佛是分得了凤凰的羽毛一样。
“以至于像我此般擅长写诗作文的文人们,都纷纷不想再写诗作文,而做了官宦的人们,也都不想如那样升迁,以求离开此处。”
“因为有这样的才女,使人分别后即使远隔千山云雾,也思念不已,而这思念,比庭院里开花的菖蒲还要茂盛,比天上飞渡的祥云还要高远。”
话音刚落,那名才子便应声回眸,左顾右盼地等待鼓掌声。
可愣是等了许久,画舟上一片寂静?
当他定晴一看,悉心一听,好家伙,所有人皆捂着脑袋,翻着个白眼,甚至一脸的无语。
“啊?诸……诸位是没有听清楚题诗的内容吗?要不我重新再说一遍?”
那名才子神情呆滞,自言自语道。
“不,不用了……”
一干才子讪笑一声,面面相觑道:“我们都听得很清楚。”
“都听得清楚是吧?那为什么全都没个反应?”那名才子一脸懵逼,不知所以然道:“无论如何,各位也得给我的诗,评一个好坏才是啊……”
接着,他又转过头,将目光投向石先生问道:“先生,您觉得我题的诗如何?”
“呃……”石先生突然被吓一跳,只好把皮球甩了出去:“这个,老朽不方便出面,你还是回去问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