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初给时宜她们带来新帝登基的消息,时宜一脸担忧。
“你在担心什么?”
“登基后,所有诸侯和刺史都会接到诏书。”
“担心你师父入了京,落得跟高氏一样的下场?”
“难道你不怕?”
“我阿爹儿女多,不在乎我这一个。”
“近几年阿爹得了势,圣旨召他入京他都不出现,唯恐中州有埋伏等着他。”
“哼,想让他亲自来救我,不可能。”
金嫔失魂落魄的对时宜讲着。
登基大典这天,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装扮,抱着假皇子前往大典上。
丞相带着刘子贞在大殿前等着她,戚太后故技重施,刘子贞又成了陛下的伴读,就跟当年的刘子行一样。
宫门外各位重臣奉诏入宫,漼三娘则在宫门口拦下了各位大臣。
她拆穿太后欺瞒皇子一事,希望众人不要被太后蒙骗,听闻此话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由于漼三娘提前告知了太后的阴谋,除了丞相朝堂上并无人跪拜。
大臣们都纷纷质疑起了小皇子的身份。
“太皇太后,臣等得知太子早在生产当夜便随生母离世了。”
“你现在怀中抱的乃是一位假皇子,此事可是真的吗?”
“胡言乱语。”
“说这话可是断头之罪。”
“臣也觉得此事荒谬,不知太后能否找一人证来方面对质。”
“你们要找谁?”
“漼时宜。”
漼氏之女被扣在宫中人人皆知,朝臣们想让时宜作为人证,出面证实小皇子的真实身份。
太后迫于大臣们的施压命令丞相亲自去把时宜带来。
时宜上殿前丞相塞了一张纸条给她,纸条上是周生辰的计划,时宜快速看完后跟着丞相来到朝堂上。
大殿上时宜告诉众人,她在宫中曾密见过先帝,先帝亲口跟她说过,小皇子已经夭折。
自己身体不好,想在宗亲中挑一个合适的人选日后继任皇位。
时宜的话无疑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她胡言乱语,她没见过先帝。”
“大国太后这些年的所作所进宫的时候先帝尚在,有何不可的。”
“当时先帝已病入膏肓,话都说不出,如何能见。”
“这是太后的一面之词。”
“难道不是她的一面之词吗?”
“你们宁可相信一个宫外的女人,不相信孤这个太后。”
“太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有何值得让人相信的。”
看着恼羞成怒的太后,时宜接着说道,就连太傅谢崇之死也有蹊跷。
太后气急败坏的命令禁卫统领斩杀时宜,等待片刻后却仍不见禁军身影。
此时太后才意识到今日殿上之事是群臣为她设的局,于是她看向一旁的丞相。
丞相以此事关乎皇家颜面为由,让众臣先行退下。
待众人离开后,丞相提起周生辰就在中州一事。
“周生辰就在中州。”
“他为何会来?”
“你……”
“他让臣带句话给你,今日无论如何,你都无路可走了。”
“难道他想反吗?”
“不,他要你立刘子贞为帝。”
“那皇孙呢?皇孙才是……”
“行了,皇孙是真是假太后心知肚明。”
“太后若要保全戚氏全族,最好照他说的话去做。”
太后声泪俱下的哭诉自己也是无奈之举,先帝走的太仓促,小皇子一出生就夭折,她担心此事传出去会天下大乱。
“孤早有打算,待四海归心,就昭告天下废帝,立他为新帝。”
“一朝天子,岂是你说废就废,说立就立的。”
“你到现在还在狡辩。”
“对,你就是在狡辩。”
“荒唐至极。”
“孤,即刻下旨,立他为新帝。”
太后知道自己无路可走了,她忌惮周生辰也为了保戚氏全族。
她迫不得已只好认下此事,当场立了刘子贞为帝。
而假皇子则被时宜抱回房中,时宜甚是喜欢这个孩子。
漼三娘前来告诉时宜有人想见她,西州来的。
“就在他先前住的的寝殿里,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