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到了学堂开学的日子,以后每日送小文和王璟来上学成了王老二的首要任务。
今日天还没亮,三人就从村里出发,到了学堂,门口已等了不少大人和孩子了。
“你们也是来求学的,叫什么名字?”
王小文听到孩童的声音,转头看去,是一个个头不高的小圆脸,衣着干净,身旁应该是他的长辈,三四十岁的模样,长相和善。
小文礼貌地回道:“是的,我叫王小文,来自王家村,这是我弟弟王璟。”
“我叫李禾,你们是新来的吧!”
王璟好奇地问道:
“正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文也很是好奇,莫非他是看俩人年纪小?
李禾骄傲地说道:
“我见你们不同其他学子说话,猜着你们就是新来的!若是在这学堂上过一年学,与同窗好久不见,定是三五扎堆,聚在一起说话,而且,只有我们这些初来学堂的,长辈不放心,才会跟在这里等着!”
小文朝四周看了看,果然如此,这小子还挺聪明。
王老二笑着说道:
“你家孩子可真机灵,一看就是读书的好苗子!”
这话很是受用,李禾的长辈心情不错,
“他若是能读出些名堂,那可真是祖上烧高香了!”
几人说话间,一辆装饰讲究的马车驶了过来,众人朝马车看去,只见其上下来一个孩子,体态圆润,年纪不大,约摸八九岁的模样。
这小胖子下马车时跳了一下,很不灵活,可把旁边的人吓坏了,连连喊叫,生怕磕住个好歹。
小文瞧了瞧,这小胖子竟然是那日在书铺买书碰到的嘲讽自己的人,王璟显然也认了出来,除了这小胖子,小文还看见了一个熟人,刘同,刘员外府上的管事,年前自己打的野猪,半头猪肉都被这人买走了。
刘同正弯着身子嘱咐小胖子一些事情,小胖子神色不以为意,四处张望,也不知在瞧些什么。
王璟觉得有些不妙,同这小胖子在一个学堂可不是什么好事。
“小文哥,是那个小胖子!”
小文点了点头,
“是他!”
王老二纳闷道:
“你们认识他?”
“爹,他就是那日在书铺讽刺我们买不起书的人。”
王老二眸色沉了几分,刘同跟在这小胖子身边鞍前马后,这小胖子恐怕就是刘同的主子,刘员外府的小公子。
刘员外,那可是镇子上的名人,家财万贯,没想到他的孩子竟然也在书鸣学堂上学。
“他若是与你们同窗,你们也不必担忧,有我们王家村在,定不会让他欺负了你们!”
小文扯了扯王老二有些紧绷的身子,
“二叔,你放心吧,就凭他,还能在我这里讨得着好?”
王老二闻言语气轻快了一些,
“说得对!阿璟,你在学堂也不要惹事,听小文的话!”
王璟应了一声,
“爹,我知道!”
又等了一会儿,门房开了侧门,先前的老仆探出脑袋说道:“学子进来吧,大人请留步,老爷在堂屋等候。”
老仆侧开身子让人进院。
那小胖子,早就挤在前面进了学堂,镇上不少人认识刘员外府的马车,知道这是员外府的小公子,见到他也都礼让一番。
李禾也早早排队走了进去。
“二叔,我们进去了!”
小文见人进得差不多了,门口也没那么拥挤,与王老二道别,同王璟一前一后进了学堂。
吴先生在堂屋等着众多学子,见人到齐了,开口说道:
大班学子站在我右手边,排成一列,中班学子站在中间,新来的学子站在左列。
众学子依言而行。
王小文、王璟、李禾和小胖子都站在了一列,那小胖子事事抢先,又排在头一个。
小文故意等所有人站好了,排在最后,想看一看一共有多少人。
数了数,大班一共有二十五名学子,中班有二十名学子,新来的学子有二十二人。
吴先生交代大班和中班学子去该去的讲堂,准备好功课,复习年前学过的知识,接着带领新来的二十二个孩子去了小班讲堂。
到了讲堂,吴先生给每个孩子分了一个座位,还算公平,个子高些的坐在后面或者旁边,以免挡住其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