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小声询问老头:“那个…先生,没有奖杯或者证书什么的吗?” 老头冷漠的摇了摇头。
我望着台下依旧在不停鼓掌的人群,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我突然哽咽了,泣不成声:“我…不好意思!”我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本来这应该是一件相当平静的事,我应该优雅的感谢父母,感谢那些曾经对我有过帮助的人,然后淡定地走下舞台。写作归根结底是一件安静的事情,可是我却把它搞成了最后一场篮球比赛时,时间还剩两秒,我队落后两分。球落到我手里,我站在3分线外,进了,绝杀,获得总冠军;不进,所有的努力全部白费。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把一项原本安静的事业搞成这个样子。我等这一刻,真的等了好久。太难了,真的,它真的太难了……”
2021年1月2日,不喜欢读书已经成了当下社会共识,就我本人而言,如果突然中了一千万彩票,我会怎么办?在信阳这个城市,花五百万买两套住房一栋别墅,精装修一下,剩下500万放在银行吃利息,一个月两万五。你说我坐吃山空,不思进取?你看看自己每个月那点可怜的工资,有我的利息高吗?
我会去打游戏,到各种娱乐场所,反正绝对不可能看书、写东西。
我很讨厌那些把书夹在怀里的人,笑的一脸阳光地说:“读书能使我明白很很多道理,获得内心上的平静。”
我真想像只苍蝇一样围在那些人身边辱骂他们、用语言挑逗他们。在他们生气回击时开怀大笑:“不是明白大道理了吗?不是找到内心的宁静了吗?怎么还和我这种无耻小人一般见识呢?你多高贵啊,读书人!不照样破功了吗?”
连最优秀的文学家也不敢百分百肯定读书的重要性。你读书再多又怎样?我老爸给我五十亿,你第二天不是还得乖乖来公司听我的训斥?不服气?文人傲骨?你可以随时滚蛋啊!
有些人,我不知道是哪些人。他们总是站在舞台上讲得台下的观众跟吃了激素一样,他们讲古代的文人,像陶渊明啦,苏轼啦是随口就来,幸亏孙悟空和猪八戒不爱看书。
他们撸起袖子,誓要与这个时代掰一掰手腕。“古代文人读书从来不为名利,为的只是对知识的那份最简朴的追求。我们知道有很多文人一生都穷困潦倒,但他们…” 台下的观众鼓着掌,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他们怎么就不反过来想一想,那些文人可是能流传千古的,可现如今呢?
有人说90后除了莫言竟不认识一个作家,00后只认识韩寒,10后认为中国现在不存在作家这个职业。
作家好歹算是文学界的先锋兵,他们出版作品,与读者接触。那些在背后做文学研究的学者,很多年轻人更是闻所未闻。这些搞文学的在现在这个时代就不出名,你指望他们流芳百世?
从大众对文学工作者的了解程度,可以直接反映出‘读书无用’的社会趋势。不知从何时起,读书变成了‘富人的游戏’,甚至与拼爹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爸给我一个亿,我一天能看23个小时的书。”对于现代人而言,让他们在繁琐的事务中抽空读书,的确有点难为了人。
千万不要逼一个不喜欢看书的人去读书。请停止再讲那些“书中有好多大道理”“读好书受益终生”之类的无用话,我真替你们的唾沫感到不值。你还用去告诉一个几十年的老烟枪吸烟有害健康吗?不把肺吸个洞他们是不会停的。
读书,我个人认为是天性选择的东西。有些人天生喜欢读书,从书中受益。‘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世界所公认的。
我是个喜欢写东西的人,就我本人而言,当然希望大众都热爱读书,甚至不管什么质量的书都买回家读一读。这样我写的这些经不起推敲的玩意才会有市场,我也有机会赚点小钱。抛开对文学的喜爱而直白的谈钱是要受到别人的讨厌的,只追求所谓的‘文学精神世界’而放弃对利益的需求是要饿死自己的。我有时也想站在文人的高度上‘教化’众生:“即使我写的东西没人看,我也希望读书能够变成流行趋势!”然而更多时候,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是:‘得了吧,何必去叫醒一群永远不睡觉的人呢?’
但有些人读再多书也吸取不到一丁点养分。人生所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而读书是帮你寻找这一份平静和快乐的,如果不喜欢,那就不要强行去读。
转回到我中了一千万,我当然知道这是痴人说梦,但偶尔做做梦也挺好的。我当然会疯狂的玩几天,但平静下来后,我还是会读书,感受那种:‘为什么我写不出来这种小说’的落差感,仅管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