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但我很享受。 伟大的作家某某某曾说过:“人都能从被虐中感受快乐,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找到那个点。”
我的点,大概就是读一些花样百出的小说,尽管知道这是‘浪费时间’是‘逆时代’的事情。
我相信,即使有一天,中国没有一个人喜欢读书,我们的民族也不会怎样。书的价值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搞不好它还会让你产生幻觉,你会觉得读书真的是无用的,中国真的会有一天,所有人都不喜欢读书…
2021年1月3日,如果非要找到不快乐的根源,无非是一条:‘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为什么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呢?说的有意思一点:‘因为一个亿不会砸到我的头上。’说简单一点:‘穷!’
我真的穷吗?请停止拿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和我比较,或用山区的贫困户教育我,听腻了。如果静下心来认真对这个问题加以思考的话,我的条件算不上绝对的穷。但这种情况是我强行把父母的财富与我融为一体得出来的,离开了父母我就没精力思考穷不穷,我爸爸是谁的问题了。我应该思考的是能活几天的问题。
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讲,穷人在思考如何活下去。中产阶级在忙着玩抑郁,一边感叹老子家里为什么没有几栋楼一边扮演着忧郁王子。有钱人忙着感叹世界不过如此,看透之后一切都没啥意思。时刻还要提心吊胆的提防着黑衣人,担心被绑架,自己的命最要紧。
家里的条件只能支持我活下去,至于其它的我没有资格要求更多,更是不可能任由我去自由玩耍与挥霍。一切都是父母辛苦打拼得来的,我无权获取。
我能够明白一些道理,有了思想,自然会产生欲望。但现实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一无是处的个体,谁也改变不了这一点。所以导致我不快乐的原因就是美好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的差异。
但每个人都知道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快乐,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钱并不代表着快乐,快乐能带给人的东西是无价的。人们一边知道着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另一边却正在做着与之相反的事情,这种情形很难令人理解。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快乐,拥有健康的人往往并不快乐,当人们拥有健康时,没有几个人可以意识到健康是多么的宝贵。虚荣、嫉妒、贪婪都可能摧毁一个健康的人。财富是快乐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况且能够拥有财富的永远只是少数人。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可能改变。如果一个人一无所有却依然快乐时,他才是上帝的儿子!
我一直很认同一句话:‘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存在于人类身上的本性永不改变。’有时我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同30年前,50年前、甚至100年前的年轻人相比,到底有没有根本的变化。
表浅的变化无需多提,信息大爆炸,年轻人懂的越来越多,想法越来越潮流。可反过来讲,让年轻人越来越‘聪明’真的是好事吗?拿一个15岁的少年举例,他就算懂的再多,能把世界上的所有道理讲的天花乱坠,可惜他所处的环境注定了他无法驾驭他懂得的东西,这是非常痛苦的。有人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给一个人他完全驾驭不了的财富,但我却觉得知道太多不能发挥作用的道理同样痛苦。财富是外在,至少能赢得虚伪的繁华;而内在的东西却无法轻易示人,往往是笑着笑着忽然莫名其妙倒下去了。
现在年轻人的主流只有一个——钱。其实认真地说,哪个时代的主流不他妈的是钱?这样好吗?所有人都知道这样不好,但谁又能拿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东西让年轻人去追逐呢?现代的年轻人和过去的年轻人还是有差别的,过去的年轻人经常是傻乎乎的,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莽。不服就干,反正老子什么都没有,就只剩一条命,怕什么?所以老一辈人做什么事是真的玩命,天不怕地不怕因为本来就一无所有、退无可退了。
而现在的年轻人呢?只是口头上的莽夫罢了,有时也可能做出点冲动的事,但更多的时候却更‘理智’了。我们有了退路,有了各种各样的羁绊。
所以有段话我觉得说的挺好:“现在的年轻人是死又不敢死,活又活不出个滋味,婆婆妈妈的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白天装出一副拼命到底的决心,晚上回归怀古伤秋的文艺青年。不由让人感叹世界何故变成如此模样?”
2021年1月5日,我有时真想找个‘权威’问一问:“我看的那些书能不能起点作用呀?”
倒不是说我看了很多书,更不是要变成什么正人君子,像我这种已经被腐蚀了心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