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学校距离陈达家新房子只有300米的距离,从学校二楼的窗户往东看,就能看到他家。
小学毕业考之前,校长搞了一个活动。他说你们毕业了,给学校捐点书。自己看过的,用过的书,这样比较有纪念意义。后来发展到全校同学都开始捐书,基本上是连环画。
在陈达毕业考之后,学校里建了一个图书馆,就在二楼的西侧。从学校楼梯上去二楼,往右转,原本两侧都是教室,学校就把两间教室中间的走廊,封闭起来,作为图书馆。
陈达小学毕业了,有一个漫长的暑假。除了写作业,就空闲无事。爸妈心疼这个孩子,也不去干农活。陈达在家里想,“学校里不是有好多书吗?毕业了没机会看了,想办法去看看。”
一有这念头,就一个人趁着下午人不多的时候,偷偷的跑到学校。放暑假了,学校大门是锁着的,这难不倒陈达。
学校东南角的位置,围墙外边种了一棵很大的枇杷树,就在学校的马路边上。学校大门楼梯上去一半,右转有个一米左右的空地,有一排树,枇杷树最大,陈达往手上吐了两口唾沫,抱着树干,噌噌的就上去了。够到树叉后,手使劲抓着,人整个往上拉。然后双脚小心翼翼的站到枝桠上,手扶着另一根,沿着枝桠走几步,跨到围墙上。
围墙离操场地面还挺高,陈达抓住从里面伸出来一个柳树枝干,小心的攀到柳树上,然后顺着树干滑了下去。
放暑假了,校园里很安静,操场地面上铺了一层叶子,除了树上不多的知了和小鸟在叫,教室里没有一点声音。
陈达沿着楼梯走到二楼,楼梯和木地板发出吱呀的声音,让陈达心里扑通扑通的跳。他站在图书馆的门口,发现进不去。
图书馆是建在两个教室中间的,就是把走廊围起来,建一个小房间。其实学校东面格局也是一样的,同样建了一个房子。
教室有两个门,一个前门,一个后门。走廊围起来以后就只能走一个前门,后门被封死了。陈达看了教室的前门,是锁上的。但是门上边的透气窗却开着。他用力一跳,抓住教室门窗的上沿,整个人引体向上。脚蹬在门把上,努力的往上爬。
蹬了几下以后,他整个人从透气窗翻了进去。
教室里的课桌摆放的很整齐,桌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灰。窗外是黄土坡,种着一片还是青色的黄豆,随风摆动。
陈达越过课桌,走到教室的后门,后门是从里面钉死的,很难打开。陈达用脚使劲踹了几下,教室门嘎吱嘎吱的响,踢不进去,但是教室门下端位置比较变形,木板应该钉在上面。
陈达用双手使劲的推教室门的下面部分,门发出嘎嘎的声音,陈达停了一下,用耳朵听学校里的声音,除了窗外的知了叫,鸟叫,并没有人来学校。
推了五六分钟以后,教室门有些变形了。陈拉了一把课桌的凳子过来,把下面的空隙用蹬脚卡住,然后继续用力。
差不多有一人大小的空隙了,陈达用身子卡住,使命的往里挤,终于挤进去了。到了里面,陈达出了一身汗。
学校走廊的尽头都有一扇玻璃窗,阳光照了进来。里面并不昏暗,摆了几个书架。上面都是学生捐的图书。
陈达翻了一下,挑了5本连环画,是杨家将的故事。把书放到裤兜里,陈达又从教室门挤了出去。下了楼梯走到操场上,沿着原路返回。
回到家以后,陈达还是心跳加速,但是很快被连环画迷住了。陈达看书很投入,晚饭也不吃,妈妈叫了五六遍,嘴上说好的,眼睛舍不得离开书。妈妈问哪里来的?陈达说是杰家借的,妈妈也就没再过问。
5本书很快看完了,陈达的脑子里满是杨六郎跌宕起伏的人生,一幅历史画卷,从迷雾中走来,诉说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往事。以后长大了要当英雄,他想。
陈达故技重施,又一次回到了学校,把上次的图书放回原位,又挑了几本带回家,这一次仍没有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