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傍晚,气温高达38度,蚱蝉伏在柏树干上一动不动,只剩蟋蟀在草丛里欢叫。武当山的山里,古树环绕,绿叶成荫,倒不怎么热。
宁笙坐在后院廊檐下,看了会儿书,觉得眼睛疲了,起身去拨弄晒着的药。半夏、干姜、黄连,今天晒下来就够了,苍术和茯苓还得晒,她心里默念着。
“哎呦,累死我了......我的妈呀,明天腿又要废了......”
宁笙听到前屋传来的声音,知是李莹到了,转身去迎。她嘴角微微扬起,心想,终于了结了。
李莹是她丈夫孙志嘉的表姐,如今可以叫前夫了。这次是带着孙志嘉签过字的离婚协议书过来的。
离婚是宁笙提出的,孙志嘉一直不同意,协议书前前后后拖了两年,最近才同意签。离婚的原因也很平常,三年前男方出轨,违反了婚姻契约。
“你就不能住山脚下?住这么高,我这老胳膊老腿,每次爬上来都要半条命。”李莹一屁股坐到门口竹椅上,再不愿动弹一下。
宁笙住在朝天宫旁边,道家说这是人间与仙境的分界点,沿着山路再上去就是天门和金顶。
“先喝口茶。”宁笙从茶缸里接了杯茶给她。
“好香啊,这又是什么好茶?”李莹喝完,伸手又要了一杯。
“老君眉茶,红楼梦里贾母最喜欢的茶。”
“高级!可你这天天供人免费喝,钱够用吗?”
宁笙的门口,常年放着两缸茶,一缸是茗茶,一缸是药茶,供路人免费饮用。
茗茶一年四季不同,春天是生发的季节,芳香类的茶有通窍功效,故多是凤凰单丛、茉莉花茶。夏季为了消暑解渴,常放绿茶,如当地的老君眉、武当道茶。秋季放青茶,冬季则放黑茶、红茶。
药茶多是用苍术、茯苓、陈皮、炙甘草等煮成,有健脾醒神的功效,适合现在人的体质。
茶香夹杂着药香,与四时节气、自然生态相宜。于是,宁笙的住所,常年弥散着一股清气,闻着心神宁和。
常有过路的游客,本为饮杯茶,不知不觉却坐了半天,不舍离去。
“离婚又啥也不要,以后怎么办?没钱了,要跟我们说,我们永远把你当家人。舅舅和舅妈也说了,你永远是他们的媳妇儿。”李莹又关切道。
“够用,现在有了看诊的收入。得到多了并不好,我们占有的东西,也会占有我们。”
李莹理解不了宁笙的心思,只说:“总之,没钱了一定要找我们,记住了!”
“嗯。”宁笙微笑应着,“真活不下去时,说不定师傅就能让我入道门了。”
李莹是个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的人,听她这么说,就急了:“宁笙,你别吓我呀!不是真要出家吧?你爸妈,小涵,还有我们,你都不要啦?你都放得下?”
“出家又不是见不了面,没什么放不下的。唯一难的是斋戒,我太好吃了,有点舍不得那些美食。”
宁笙调皮地笑了,巴掌大的小圆脸上,露出一个小酒窝。眼睛弯成两道月牙,闪着清澈的光,仿佛一个不经世事的大学生,天真无邪。
李莹虽与她相识多年,却始终看不透她,时而纯真像个孩子,时而深沉地让人发怵。她只能 重复说着:“你不要吓我,我胆小,我们都舍不得你。”
“好啦,师傅不愿意收我,我出不了家。”宁笙宽慰道。
昨日,宁笙收到李莹的消息,便去见了玄参道长。
三年前,玄参道长第一次见到宁笙,便要收她做俗家弟子,有意将毕生道医所学传授。当时宁笙刚辞职,正准备找一个清静之地,于是就留在了武当山。
可是,这回宁笙说起出家,玄参却拒绝了,问其原因,只说她红尘事未了。
宁笙说与孙志嘉已了断,道长摇摇头,说另有他事。
道长没再说下去,宁笙便没问,通灵之人泄密过多会折寿,她不愿让道长为难。
两人正聊着,石板路上传来高跟鞋笃笃笃的声响,是凌瑶到了。她跟宁笙同岁,但结婚早,大学一毕业,就嫁给了孙志嘉的弟弟孙志铭,大着肚子办的婚礼。
凌瑶是湘妹子,性格泼辣,行事果敢。生完孩子,她和孙志铭都没工作,一家三口,在老家啃老半年。最后,凌瑶拉着孙志铭去了深圳,从外贸业务员做起。
凌瑶身上有股狠劲,做起业务,全身心扑在上面。十年不到,就收购了一家工厂,又自己开了外贸公司,如今外贸与工厂一体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