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宁。
皇后娘娘。
那时,他受到了顾老的举荐,从地方小吏右迁至刑部,同母亲初入京城的时候,张遮也听过这个名字。
固然是升迁,但,初涉官场他的脚跟尚未站稳,并无实权,只是散官一个罢了。
他又不善于与人周旋,整日埋首于案牍,既不喝酒,又不打牌,更不出入秦楼楚馆。
那些人都说他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瞧见让人心寒。
他也没有反驳。
因为自己,本就是那样的人,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也没必要整日跟着他们胡闹。
他是从小地方出来的,年幼失怙,府上唯有老母与他二人相依为命,他更是不想沾染上这些污浊之气。
母上看不惯,他自己也是看不惯的。
这种,酒肉淫乱之事,他向来是避之不及的。
他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些官员们会喜爱那种肤浅的,虚无的东西。
在朝中有个一官半职,那便是百里挑一的存在了,大多数是科考选举出来的,除了部分是世家贵族,但大多数人都是读了圣贤书的,怎会不晓得事理。
他嗤之以鼻。
无法理解。
同样的,也不想同他们走得过分近了。
于是乎,他便整日地钻研起了各类的案件,埋首于案牍之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他的志向本就在这上面,小的时候,父亲就是因为错假冤案,蒙冤入狱的,而后,更是受尽屈辱的在狱中死去了。
他恨。
因此,为了帮父亲洗清冤屈,一向才学甚佳的他竟然弃了科举去考了吏。
那是他第一次忤逆母亲。
后来,母亲是知道了,不太理解自己,要知道,是个读书人,谁又愿意去考吏,吏官,就是在府衙中,给那些大人们跑跑腿的存在,是永远都没有翻身之日的,前途堪忧。
那样的日子,一眼就能够望到头。
母亲同他说了这么多,但,也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
在那个瞬间,他有一种愧对于母亲的感觉。
不过,好在自己踏实肯干,在府衙里面协助处理了许多的案件,同样的,也受到了顾春芳大人的赏识,这下,在好了起来。
他们一起入了京城。
也有了宅院,虽说不比先前的宅院大,但也算是在皇城安了家。
母亲也看到了希望。
眼睛里面重新唤起了光芒。
相信他,不假时日,他成了才就能换一个更大的宅子。
他也是这般想的,自小,他亏欠于母亲的太多了。
明明母亲也是一位柔弱的女子,出阁之前仅会些女红的手艺,手上更是娇嫩的很。
但是,自从父亲死后,她便需要忙着操劳家中的事务。还要外出劳作,担负起抚养他的重担。
一个女人披星戴月,抛头露面,面对于旁人的闲言碎语,为了生计,母亲也只能够笑脸相迎,只为了能够多卖出一份炊饼,换取一些银钱,补贴家用。
他暗暗下了一个决心,就是要让母亲过的更好,不要再为自己操劳了,安安生生的在京城里面享福。
于是乎,对于朝中的事物,他也格外的上心。
因此也不大想去理会除此之外的事情。
这般下来,身边也没有什么狐朋狗友,个个都说他无趣的很,甚至说他是,茅坑边上的石头,又臭又硬。
他也是欣然接受了这样的说辞。
而后,那些人更是不太喜欢他了。
除了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会与他打交道,闲暇时便各个都不同他来往,他也乐得清闲。
在官场上,也是同样直言不讳,在众人面前,更是不讨喜。
那个时候张遮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后来莫名其妙的有了一桩婚事。
是父亲的旧交,母亲也时时在他耳边念叨着,本来,他想着既然是母亲喜欢,那就这般应下了吧。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
其实,张遮也预见了。
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那家人已经是皇城中的权贵了,哪里瞧得起他们这样的人家,即便是当年的交情再深,可是,人心易变。
果然,他们不仅退了亲,还给自己安了一个克妻的罪名,后来更是平白的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就这么白白的受了一遭罪。
好在,顾老师回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