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色记忆之三部曲 > 第1章 红色记忆(第一部)

第1章 红色记忆(第一部)

队就在不远的河北南宫。我们大家热血沸腾,抗日的热情高涨起来,畏敌情绪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会议开到第七天,上级给各县配发下武器,讲解枪械使用要领和军事常识。说真话,现在的电影和电视里演的和当时的情况是大有出路的,地方组织刚刚建立武装,没有几件像样的武器。七八杆汉阳造,七八支王八盒子,我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轮番演示,练习瞄准、射击,这应该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军事训练课吧。

第七天傍晚,我们练习了一天,正准备吃饭,忽然上级来了通知要与会的同志分散撤离,说是恩县的日伪军要来这一带清乡,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地委也将转移出一段时间。饭也没顾得吃,大家马上行动。

各县区都有县委领导分配了枪支弹药,大体上是每个区都有一支武器。我身材痩削,个子不高,步枪汉阳造有一米二左右,再加上枪刺,足有一米半,很不方便,就主动申请了一把短枪,虽然火力不够,可比较适合我。我们分头撤退时和四区的王旭、六区的李金春在一组。为了掩护地委和自己的安全,按要求先向北迂回一段后,砍掉尾巴再各自回家。

两长一短,虽然都只有三四发子弹,可我们手中有了真家伙,心情甭提有多高兴啦!四区的王旭和我们三区相邻,我们经常在一起,很熟悉。王旭生性活泼幽默、爱开玩笑,他手里惦着那一枝木柄油乎乎、枪管有些锈迹的汉阳造对我说,“李瑞,你小子看看,这是烧火棍吗?”

“那可不是!”

我们三个有说有笑,一路狂奔来到马家河岸边,飞快的通过卞官桥,向北迂回。约摸进入恩县地界,那时候恩县驻有日军的骑兵和皇协,还有伪政权的便衣谍共队,他们也是常常夜间活动,所以很小心。可过桥走了不远,就从北边的小路上过来黑忽忽的一行人影,月色朦胧,他们也看清了我们,直朝我仨走来。“不好!”我们手一牵,心领神会,加快了脚步。

“前面的什么的干活?”北边的人多势众,竟有个像是日本人腔调的人问了一句话。

我们仨蹅满地撒丫子就跑,一路向东北方向。大约有半多小时,一口气跑了十几里地,气喘吁吁,见后面没人追,前面又有一座破窑叉子就停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身上的棉袄、棉裤里子都湿了。

“刚才那几个是日本人吧?”

我没说话。

“那不是。顶多是二鬼子,说句什么的干活就是鬼子,那我也会。吓人的,没见二鬼子穿黄皮,还戴东洋帽吗?”

“这是哪里啦?”

“大概是代兴庄一带吧。”

这时候大概有十点钟,那一天正是十五,月亮正圆。我们仨走到出砖坯子的土坑边上,干脆躺下来,仰望起星空来。腊八出门,说是串朋友,不觉已经是七天啦,兵慌马乱的世道,家中的父母可要挂念我们啦······

“我先给山上的三爷回话,货是好货,钱马上送到。”从破窑叉子里走出四个人,前面的牵一匹马,后边跟着三个,一个长袍,两个穿皇协的黄皮。

“师爷,你先陪着两位客,我这就回。”先出来的那人是短衣马靴,偏身上马,向北疾驰而去。

这情景可把我们仨吓着了,一骨碌爬起来,趴在坑沿儿上不敢动。

窑叉子离我们很近,说话听得真真切切,早就听说过代兴一带有个老缺(土匪)叫王化三,人称三爷,外号高粱楂。平日勾结日伪,无恶不作。不知今天碰上他们又有什么秘密交易。送走骑马人,师爷皇协三人又进了破窑叉子,接着就飘出一股酒气和烧鸡肉香。

嘿!这三小子为了驱寒还喝上酒啦。

我们三个初生牛犊不怕虎,脑袋凑到一块商量了一下,马上开始行动。别看我平常不苟言笑,关键时刻胆子特别大心眼也挺细。

“你俩在这里警戒,悄悄顶上火,没有情况别动,我过去看看怎么回事!”

我身材不高,又猫下腰,借着月色,高抬脚轻落足地摸过去,在土窑的缺口上趴下向里看。嗬!仨小子边吃边喝边拉呱,滋润着哩。

“师爷 ,你们三爷现在有多少弟兄啊?”

“四、五十口子人呢,兵强马壮。”

“那他就要这几条破枪啊?”

“哎、哎,我们要枪,那你们的货也太他妈的贵啦!三十块大洋,落点价吧。”

“实话跟你说吧,要不是我们队长等钱跟我们回家过年,还真不敢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干这事。”

“你可不知道,这小日本,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