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色记忆之三部曲 > 第14章 第二部(21—22)

第14章 第二部(21—22)

马上出发。”

“嗨——”大麻子双脚一并,敬了个礼……

大约正午时分,于长水走出香堂高声唱诺:

“开香堂喽——”

韶华礼帽、黑色长衫、千层底布鞋,手捧拜师帖,肃立堂前……

于化龙崭新的一袭长衫,双眉微蹙,鸽目圆睁,一脸凝重,抱拳当胸,开言道,"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本是一家。今日于五秉承教义,大开香堂。由我同门师兄引荐,正式收汪韶华为通字辈弟子。感谢各位贵客大驾光临。"

说罢起身,手捻三柱高香点燃,敬在师祖牌位前的香炉里,高声诵道——

一炉香烟往上升,

三老四少坐堂中,

弟子上香把祖请,

迎来祖师潘钱翁。

二炉香烟举在空,

三老四少喜盈盈,

迎来祖师上面坐,

弟子上香把礼行。

三炉香烟把祖敬,

谨秉祖师记册名,

诸位门人做鉴证,

弟子收徒家庙中。

于长水唱诺道:"入帮弟子汪韶华,行行,拜拜,师礼——"

韶华先三拜祖师牌位,再有长水引领给于化龙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跪于堂下,双手举帖过顶,静候长水接帖……

只见拜师帖正面写着"信守"二字,下面写着"弟子汪韶华心甘情愿拜于于化龙恩师门下,引荐师王大同。"看毕,于化龙正色道,"凡入我家礼者,不论何姓,均视为潘家子孙。一师皆为师,收八方弟子尊崇;一徒皆为徒,受四方长辈恩下。师徒如父子,同门如兄弟。……"

于长水唱道:"家礼门人汪韶华接海底——"

韶华起身,接过一本小册子,上面就是持有人姓名、何时入帮,授业师、引荐师,各种帮内盘问答复、切口、江湖经验等等,这可是帮内的身份证明,实属帮内珍藏。

韶华此时帮中身份地位陡长,非但在北方,就是在江浙、上海滩也成了帮里的巨擘。那可是黄金荣的师弟,杜月笙的师叔。又是一个汪寿华!

二十二

离恩县城五、六里地有个地界,名叫桃花店。当初叫店,只是路边几间茶棚,如今早已荒废。沙土岗子前坡后坡上有近百亩的桃林,本属一家财主的水蜜桃桃行。春风十里时,桃花盛开,远远望去,宛若云霞,此时正值秋日,仍硕果累累,还真是晚熟的稀缺品种,在十里八乡远近有名。两坡之间,夹着通往县城的官道。李瑞、许杰带着独立营一百多战士埋伏在坡后面的青纱帐,路边不远,桃林间有个苇席搭的看桃行的窝棚,里面支起一个简易床铺,两个庄稼汉打扮的青年,面前还有一堆“地落子”蜜桃,正是独立营的侦察员。

轻风流云,丽日蓝天。

正午刚过,日头偏西。官道上吱吱悠悠来了一队车马人等,一拉溜十六辆木轮大车,六车粮食十车棉花。押运打头的是谍共队邢仁义,后面还有一队鬼子宪兵配着一队谍共队、治安军。队伍里面有一个人高马大的鬼子,三八大盖挑着一面小太阳旗,按照日本军规,不管是什么军衔,就是这支队伍里面的指挥长。

“太君,太君。前面有蜜桃的干活。鲜蜜桃。”邢大麻子跑到鬼子指挥长面前,一顿指手画脚。

这个日本军曹还是个林果专家,来华前正巧是果园主,“吆西,水蜜桃,晚熟品种。我们日本松户也有的。”来时他就看到桃子,只是有中村顾问跟着,没好意思过来,这回眼看到县城,就背起枪信步走进桃林,押送队伍停下来。

大麻子使个眼色,“来,跟皇军,一块咪西咪西的。”一帮二鬼子蜂蛹进来抢摘桃子。窝棚里的青年不干了,“哎——,太君,长官。不能,不能抢。这是县城詹老爷家的桃行啊,他可是王县长的叔丈人啊……”

正在闹哄哄的时候,“当——”的一声枪响,埋伏在树后的李瑞先开了抢,鬼子军曹应声倒地。可惜一个林果专家一般的人物死在桃行里,也算机缘巧合。谁叫他放着好好的专家不做跑到中国作祟?

枪声就是命令,独立营的战士们冲了出来,发动突袭。赶车的把式都是家礼门人,按照原计划,拉上车闸四散奔逃。一时间,枪声大作。等十几个鬼子反应过来,早已死伤过半,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仍然朝县城方向且战且退,你说说鬼子的军事素养忒有多高啊?治安军谍共队顿作鸟兽散。

军事行动贵在突然,伏击战更应是一个典范。战斗击毙日军指挥长一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