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小民在三国 > 第35章 用出去才叫钱

第35章 用出去才叫钱

张华想罢转头道,“那得试一试。”两人便转身回到车里,因为实在太冷了,虽然穿着貂皮大衣,但全身也冷得发抖。

此时黄月英已经将饭做得差不多了,几人草草的吃了几口,玩了几把地主便休息了。

又走了几日,来到江陵城(今荆州市)稍作休整,几人改车为船,沿江而下。

船就快多了,只用了两天时间,他们就赶到了张华心心恋恋的地方乌林。

可能大家对乌林不是很熟悉,乌林的对面大家一定都知道,赤壁。

赤壁之战其实火烧的不是赤壁,而是乌林,只是大战的时候大火映红了对岸的赤壁,加上赤壁名气比较大,所以人们习惯称为赤壁之战。

一路走来,张华都是按照曹操的进攻路线走的,感叹这个时代的交通确实很不便利。

有机会一定要把交通也修整修整一下。

张华走到甲板上,伸手感受着冬季的寒风,也判断着风向,好像是西北风,想着小说果然是不能信啊。

诸葛亮借东风,差不多也就是这个季节了吧。

二十一世纪学过地理的都知道,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天的风是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哪来的东风呢?

虽然他地理好,但却也想不明白。

不过也正常,在二十一世纪,那么先进的设备天气预报都不准,更何况他呢?

想到这里他不免心里担忧起来,诸葛亮不仅能借东风,还能草船借箭,但是他张华不能啊。

有时间一定把赤壁的气象资料找来看看。

按照气象学来说,当时应该附近刚好有冷高压气旋经过,不然不可能有东南方。

又一阵江风吹来,张华紧了紧身上的披风,观察着这江面,确实过了三峡,长江的江面都宽了起来,于是他将那首临江仙补全了,迎风而唱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不知什么时候诸葛均几人也来到了甲板,几位小迷妹,小迷弟们听着都是一脸痴迷。

在最需要马屁的时候,邓安自然会出现,“师父,你真是文采飞扬,冠绝古今啊。”

张华没有理他,反倒是看着旁边不断重复的邓艾。

不得不说经过这段时间,和张华他们待在一起。

邓艾也开朗、自信了不少,话也比以前多了些,仿佛感觉也没那么结巴了。

见状张华问道,“邓艾啊,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邓艾扎巴扎把眼睛,点点头道,“二公子,我大概听明白了,是不是和这长江相比,人生是短暂的,遇事要淡然处之?”

张华赞许的点了点头道,“没错,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所以我们要只争朝夕,做一些于国于民有意义的事。”

邓安疑惑问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呢?”

确实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都是想着自己的利益,或者自己家族的利益,想的是皇帝的利益,很少关心老百姓的生死。

真是应了那句话,普通人的一生是,盛世的牛马,乱世的炮灰。平时榨其身,战时用其命。

他叹了一口气道,“百姓有吃有穿,孩儿有书读,病了有人医,雨雪有住所,这些就是有意义的事情。”

张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洗脑的机会,自己的团队,绝对要思想统一。

不然那是不稳定的,他要从小在他们心里埋下民贵君轻的种子。

闻言除了邓安,其他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这些话在他们心中不断的冲击着,对此都产生了疑惑。

还是邓艾问道,“二公子,真的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吗?”

张华坚定的点了点头,因为他生活的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这样的社会。

邓安又陷入了沉思。

张华戏谑的看着邓安,与其他人严肃的表情比起来,邓安的表情就要轻松许多了。

不因别的,就因为邓安是有钱人,也许感受不到生活的疾苦。

而其他三人或多或少都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张华在心里还是想挽救一下他这个准徒弟的,便问道,“邓安你可理解其中的道理?”

不得不说邓安的情商是高的,见张华戏谑的看着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