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孔漏勺,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勺子上面,有很多孔眼,这就是粉丝成型的工具。还要准备两口大锅和两个冷水缸。
好不容易等到山芋粉坨晒干了,和玉让东陵把山芋粉坨,加上适量的白矾开始,倒上冷水,用力搅拌均匀,再放人大锅内煮沸,并不断搅拌,成熟度达八到九成即成(形成糊化淀粉),打成的浆糊。然后准备好这些,剩下的,和玉亲自捉刀。由于红薯粉丝较粗,漏勺孔眼要比其他粉丝漏勺的稍大。漏丝时,浆糊要充分搅拌均匀,边搅边加温水;舀起一团粉糊,让其自然延伸垂落,如不折断,说明稀稠适度,可开始漏丝。和玉是严格按照脑子里的比例配的,所以浆糊的浓度正好。眼看着锅里的水烧开,不断补入漏锅中当漏锅内水马上要咕噜了,接近一百度这样,进行漏丝,让粉团经漏勺孔眼下流,逐渐延长变细,成为粉丝。粉丝沉人锅底糊化后,再浮出水面时,和玉拿起木质的三齿叉子,随即捞出,放入冷水缸降温,用手整理成束,穿到木架上,再经另一冷水缸再行冷却,并不断摆动,直至粉丝松散成条为止,然后放在室内,冷透后拿出室外晒丝。地点就选在背风向阳的场地,直到晒得干脆为止。和玉做完这些,累的满头大汗。刘天佑知道和玉会做家事,但没想到脸手工也做得这么顺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与有荣焉。“玉儿,这个一丝丝的条条,这个叫什么呀?”刘天佑好奇的指着架子上的粉丝,问道。“这个是由山芋粉丝做成的,就叫做山芋粉丝。”和玉如实回答,真是幸运,一次成功。何志英从外面回来,和玉所有工序的都做完了,虽然不知道怎么样,但何志英相信大姐做的东西,味道一定不错。一定可以卖大钱,琢磨着自己又要开新店了。“大姐,这个东西要是好吃的话,我们就建个作坊吧。”何志英不愧是做生意的,已经隐隐约约看到其中的商机。“正是,等晒干之后,大家尝一下,再筹划建个作坊。你现在的工作,就是多多收购山芋,好好储存起道,粉丝,这可是和玉的大爱,可以做很多菜肴,比单卖山芋,多赚不少。“东凌,你登记一下,有哪几个人知道我们前几天做的工序,到时候,一起弄到作坊里做事,而且交代一定要保守秘密,等年底的时候,我一定会他们包个大红包。”和玉看看周围的接几个人,笑着说道。“大小姐,能进这个院子的,都是信得过的人,大家会按照大小姐说的做,您就放心吧。”东凌恭敬说道,之前已发觉大小姐要做新东西,便已经把靠得住的,叫过来做事。和玉点点头,暗自称赞这东凌做事真的越来越周到了。孙玉峰一家,对自己可是忠心耿耿,自己从没把他们当下人看,而且拜托凤阳子治好了东琴的病。这些都让他们一家感恩戴德。孙玉峰帮助自己管理玉庄,协助何志英,平时工钱不少,年底的奖金非常丰厚。他们这几年赚的钱,已经可以赎身了,但他们从没有提起。这样就挺好,上面有和玉护着,好好做事,安安稳稳过日子。再说了和玉一家对下人很好,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自己好好做事,相信和玉姑娘会给儿子,女儿安排好的,孙玉峰,程氏都是精明人,分得清好歹。三百二十九章大爱粉丝期间和玉又给皇宫里的各位“大神”请安,一天下来,脸上的肌肉都快僵掉了。还好不是住在皇宫里,每十天进宫一次,一般情况下,一个月也就这三天,咬着牙撑着。从宫里回田里的山芋,土豆已经开始收了。今年的清水县,很多人家都是种植这两样东西,虽然价格比不上前两年,但也非常客观,比种粮食划算多了。“韩姨,你同志英说一下,送几车山芋还有土豆到义父那边,我想到做点好东西。”“做什么好吃的?”韩姨很感兴趣的问道,脸上满是问好。这韩姨心态越来愈年轻,有时候举动同何喜有的一拼。旁边的何喜正在和东琴在玩布偶,一听大姐要做好吃的,便放下东西,等着大姐回话。“等做出来,你就知道了。”和玉嗔道,这一大一小同样的表情,很有喜剧效果,状态不错,心态也不错。“那不能直接送到廉王府吗?”韩姨不知道为什么要送到那边去,所以好奇的问道。“那边都是自己人,这王府了,人来人往的,不方便,要是被人学去了,我怎么用这些东西赚钱啊。”和玉如实回答,没想到韩姨越活越回去了。韩姨一脸了然说道:“好在门已经开好了,放了两个侍卫在那边守着,只有两个院子的主子,还有贴身的几个丫鬟小厮可以随意通行;其他的眼生的人,一律要被拦下来,不能谁都可以走动,用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恩,就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