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焯冉(1996年11月-2020年6月)男,汉族,河南省漯河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机步营战士,一等功臣,烈士。2016年,年轻的王焯冉走上边关。2020年6月,23岁的王焯冉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渡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战友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2020年4月开始,有关外军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道路,频繁在边境越线争控,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导致边境局势陡然升温。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
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渡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走上斗争一线前,王焯冉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
战前家书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
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这封家信是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字里行间,战士的家国情怀催人泪下,边防斗争的严峻考验也跃然纸上。
所获荣誉
2021年2月,中央军委给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2021年5月,军队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公示为“军队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成员)。
2021年6月,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2021年11月,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2022年4月,当选“感动中原2021年度人物”。
2021年10月初,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中村社区民兵连被命名为王焯冉民兵连。
2023年6月,王焯冉烈士生前所在的新疆军区某合成团,邀请烈士家属走进军营,举行烈士塑像揭幕仪式。
戍边烈士王焯冉:用血肉之躯守护我的祖国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1-08-02 10:42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1:29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惠婷 周晓荷 通讯员 侯晖
“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这是戍边烈士王焯冉生前递交的第5份,也是最后一份入党申请书。
24岁的他,用青春和生命完成了党和祖国的考察。
选择
当兵,是王焯冉的梦想。
“他入伍的时候正在专科学校读书,给我们说过‘想去当兵’的念头,我以为他只是说说。没想到,最终他瞒着我们在学校报了名。后来,他特别认真地说:‘我要不当兵会后悔一辈子!’”追忆儿子,母亲杨素香哽咽道。
选择了梦想,便不放弃。
2016年,他“携笔从戎”,奔赴高原,从一名大学生士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2020年5月,团里搞营区绿化,领了任务的王焯冉带着战友就干,有人劝他休息会儿,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