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缺药物的村里。”
几天未合眼,过家门而不入
门头沟区王平镇青年干部、老团干徐景生,是王平镇东区八个村的“片长”,这八个村有最终汇入永定河的两条主沟、5条支沟。从7月31日到8月4日,他一直奋战在一线。一次,他和同事马路远勘测灾点,马路远被洪水冲走,幸好他抓住了一棵树爬了上去,徐景生用绳子把他从洪水中拉了上来。记者到王平镇采访时,徐景生正带着蓝天救援队和武警官兵,探路救援。“几天来他一直没怎么合眼,见面时眼睛都困得睁不开。”王平镇干部范亚赫对记者说。
河北省涿州市马坊村团支书张朋洋,手指所指处为水线痕迹
在河北涿州,记者遇到了一位因为缺乏睡眠而受伤的村团支部书记,他的名字是张朋洋。
8月1日中午,涿州市清凉寺街道马坊村村委老书记张海涛就在大喇叭里通知:“大水要来了,大家赶快转移。”张朋洋赶紧开车去村东田地,接出了住在临时房里照顾庄稼的两位老人。“后来,这里水深一度达到6米。”张海涛告诉记者。
当晚22时左右,雨越下越大,张朋洋与志愿者张于一起巡查到村西头,发现洪水已经进村,走进水里大约50米,就淹到了他脖子的位置。路边住户杨文江老两口正忙着找东西堵门,试图将水挡在门外。张朋洋冲他俩大喊:“别堵了!快去楼上!”老两口这才缓过神来,刚上楼就听一声巨响:“门被洪水冲坏了。”
8月2日,水势达到最高峰。后半夜,村里低洼处的水已近两米深。张朋洋坚持每隔一小时出去转一圈。“巡查回来之后喝点水,擦干身体,然后再出去察看。看看有没有求援的村民,一直到天亮。”
8月3日开始,全村断水断电断网,好在水位开始下降,可以接发救援物资了。早上六点,便开始干活,张朋洋跟其他村两委委员装卸、搬运、发放物资五车,货物最多的一车,仅瓶装水就发出去八百余箱……一直干到午夜。“一口饭没吃,就喝了四瓶水。”
在那几天高强度的抗洪抢险工作中,张朋洋没回一次家。“晚上在村委办公室的椅子上歇一会儿,白天接着干。”
8月4日,村民们陆续可以出门,来领取物资。按规定,每一根蜡烛都要记清,张朋洋坐在椅子上登记,天气闷热,汗水打湿了地面,张朋洋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后来索性光了膀子。张海涛看了心疼:“这孩子肯吃苦呀!”
由于高温潮湿,张朋洋三岁的女儿后背起了痱子又疼又痒。张朋洋在拉物资回来的路上路过药店,才抽空去买了点痱子粉:“老书记!我得去买点药,要不然我媳妇准得跟我吵架……”送药的时候,他也是提前在手机上告诉妻子到家门口来拿,送完药一刻不停地赶回工作岗位。
后来,孩子发烧了,妻子给张朋洋打电话质问:“你不要这个家了吗!”
“我没法回家啊!”采访时,张朋洋叹了一口气,“我能怎么办呢,老百姓家里缺食物缺水呀。”说到这里,这个壮汉的眼圈马上就红了。
8月4日下午两点多,电力部门的同志进村维修变压器,刚吃了两口午饭的张朋洋赶紧下楼,陪着侦测路线。村委会妇联主任胡村花见他走路时低着头,眼睛眯着,问他:“朋洋,你还能行吗?”“没事,挺得住。”
因为体力透支、疲劳过度,四天三夜未休未眠的张朋洋在驾车回村时,疲惫得双眼一合睡着了,车辆撞在电线杆子上,气囊爆出,张朋洋头部受伤被送往医院缝了九针,休息了会儿,便又返岗了。
如今,洪水逐渐退去。除了村西头还有部分积水,村里大部分人家已经脱离了暴雨和洪水的险情。张朋洋头部缠着纱布和网套,仍然在履职尽责:“还要消毒杀菌,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张朋洋说。
向遇难者默哀
向牺牲的救灾勇士致敬
记者8月4日在王平镇完成采访准备下山时,遇到了一位上山给父母和乡亲送食物的市民。车辆行驶过一片废墟时,他说:“这里是丁家滩村,村民们在洪水来的前几天已被转移。”他说,自己已在门头沟一带生活很久:“从我爷爷开始,我们家就生活在这里。我爷爷说他八十多岁了,从小在门头沟长大,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你们是记者,要多写那些解放军子弟兵,多写那些冲在前线的干部,多写那些牺牲的人们。”
潭王路上,一些房屋被洪水冲毁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让我们向在北京、河北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