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装备也比咱们重,但爬起山来比咱们的战士还要快。杨司令用望远镜看着,心里起急,对黄参谋长说:这样不行,咱们的战士体力不行,走不多远就喘个不停,眼看着要落在小鬼子后面了。要参谋传话,叫战士们把背包都扔掉,空身前进,占领山头。战后回来总结,大家说,小鬼子比咱们吃得饱、吃得好,体力就好。咱们要有他那个军粮供给,爬起山来也不输他。”
虽然人人都吃不饱,但因为人人平等,人心很齐。年轻人聚在一起,再饥饿也会好动。每天傍晚,只要这一天没有出差,分区司令部的人们都会聚在周庄村边的那块空场地上,训练科进行军事训练的木马、单杠、双杠。总会聚集着年轻的干部。在上面较量一下。木马、单杠、双杠的旁边就是球场。竖立着简单的篮球框。大杨浩是一分区有名的篮球迷,可杨司令一些人喜欢打排球。那时的操场上欢笑声可曾断过?
因为生活实在太苦,分区的干部在42年那一年叛变的不少。训练科的参谋李铁石,春节前夕悄悄跑到易县县城里投奔40年初叛变的汉奸赵玉昆去了。这个消息不是组织上通知的,是李青川在管理排的战士那里偶然听到的。
1942年的春节是阳历的2月15日。春节的前三天,李青川去管理排剃头。一分区司令部的管理排,是“几大员”的聚集地,除了警卫员单有个警卫班。其余司号员、通讯员、理发员、炊事员、卫生员,包括文书(书记员)、管理员、会计、采买(当时叫“上士”)都在这几十个人的排里面。
一分区司令部的理发员名叫“宋扫光”,不知道是谁给起的外号,反正大家都叫开了,他真名叫什么?大家反而不知道了。抗战年间,凡一分区司令部的机关干部,恐怕没有人没在他那里理过发吧?不少字那时的农民自由散漫惯了,所以管理排的理发员宋扫光那里从来又是讲怪话、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的集散地。
那一次李青川去剃头,但头没剃又匆匆跑回到训练科,对杨浩说:“在宋扫光那里听说。李铁石跑了。李铁石这家伙说老娘病了,要请假回家去看他老娘。但侦察情报科的便衣们说这个家伙跑到了易县县城里。投奔了赵玉昆。”
李铁石是训练科的参谋,自然与科长李青川和参谋杨浩都很熟。杨浩背着的汉阳造二把盒子,就是李铁石换枪时有了更新的太原造,而把旧枪留给他的。科长李青川觉得过意不去,特地领着杨浩到管理科那个小枪械库去更换把新的驳壳枪。但那里的几把驳壳枪都是司令部更换枪械时淘汰下来的,找不出再好的来。杨浩说:“算了,这把用着挺好,不用再换了。”直到一年多后的42年,王栋从缴获的驳壳枪中挑了把好的,才给他更换了下来。
李铁石是易县本地人,同棋盘陀老道李圆忠、40年叛变投敌的原支队长赵玉昆一样,早年间投军,吴佩孚的直隶军队。因为念过书,有文化,所以李铁石还有个正牌军校学习过的资历。行伍出身的李铁石枪打得准,指挥上也有一套,但不知犯了什么错误,从副支队长被撤职,到李青川手下来当训练参谋。
说起来,两年来李铁石正经教给了杨浩不少东西。凡正规军校步兵科那点知识,李铁石都尽心尽力教给了杨浩。但41年一分区的黑豆生活,让他实在受不了了。他过去常说:“人生在世,不就是图个嘴吗?老子说不定明天就没有了,再吃不好,你对得起自己这副臭皮囊吗?”不跳字。
李铁石是请假回家跑掉的。他跟赵玉昆的私交不错,所以跑到赵玉昆那里去了。自己科的人跑了,李青川有责任吗?没有。因为李青川没有批假的权力。李铁石请假回家,是向组织科请假的,组织科又向黄参谋长打了招呼。再说当时一分区上上下下跑的人多了,如果都追究连带责任,涉及到的领导就太多了,怕也追究不起吧。
李青川又说:“别忙,还有呢。政治部也有跑的。你还记得当初拿着枪威胁要毙了你的那个小个子锄奸科干事吗?他也跑了,和李铁石一起跑的。也到了易县城里投奔了赵玉昆。这小子临跑,还把管理排的一支三八枪给拖跑了,管理排长被新来的徐参谋长叫去狠狠撸了一通,要他们管理排每天设专人看管枪支。”
这个锄奸科圆脸的干事,杨浩的印象很深。1939年初,在锄奸科是吊打杨浩下手最狠毒的一个人。王栋对这个人印象最深,因为这个干事也是宛平县斋堂一带的人,跟王栋是老乡。在一次审讯中,这个家伙打累了,手拿着驳壳枪对准杨浩的脑袋说:“你小子招不招?再不招,马上就把你在这里给毙了。”
王栋说他从老乡那里听说,当时被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