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的事,被老朱立为最高的机密。
哪怕是朱标,锦衣卫也不会抄送一份情报交给他。
朱标此时才知道这件事,他
“常茂真该死……
借助手中的权力,公然害人!
他也是被张家弟弟打死了,如果没打死,回来本宫也要将他打死……”
朱标是动了真怒,他也知道常茂是个废物。
因为常遇春的缘故,就连朱元璋也不好轻易动他,将他送到常遇春身边,也是有将麻烦推出去的意思。
可是谁能想到,他废物就罢了,还能闯祸。
这军权私用和暗杀朝廷功臣,换成任何一个,都是谋反级别的大罪。
简而言之,就算不是张异打死他,他被抓回来也绝对难逃一死。
就算他爹是常遇春也没用。
朱标大喊打得好……
可是,他说到一半,似乎已经明白皇帝告诉他的意思。
这件事,随着朱元璋处理的方式,变得很棘手。
因为常茂死了,但老朱秘而不宣,替张异瞒下来。
常茂要不是死在张异手里,而是被老朱捉到,这件事好办。
可张异杀了常茂,这件事就不好办了。
常茂再无能,毕竟也是他的小舅子,常氏的弟弟,常遇春的儿子。
如果这件事情曝光,是会引起朝廷动荡和君臣离心的。
尤其在常遇春马上出征的关口,若是知道这件事,难免会有不测。
朱标才意识到,常茂给他们留下多大的麻烦。
“放心吧,这件事朕处理得很干净,告诉你,也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张异和朕,也是靠着这件事,才建立了信任感!
不然你以为他知道朕是皇帝之后,会这么快接受朕!
信任是信任,把柄也是把柄!
你那个弟弟清楚,朕也清楚!
朕今日告诉你,是要将这个把柄交给你……
你以后也是要当皇帝的人,你拿着这个把柄,以后对你张家弟弟……”
朱标默然,老朱没有说出来的话很现实,皇帝再喜欢张异,他也是个外人。
身为君王,哪怕张异再好用,再可靠。
他们始终也要掌握对方的弱点和制约的手段。
朱元璋保下张异,同时也留了一个可以随时控制他的把柄。
“张异这件事,万万不可让人知道!”
“父皇,儿臣遵命!”
朱标用了好大的气力,才消化掉张异带给他的震撼,同时他说:
“那常茂……”
“常茂去哪,咱们不知道!
等该关心的人去关心了,他们自然会找!
找不到,那也是大海茫茫,他出了意外!
这个畜生,他死了对常家其实也算好事!”
朱元璋丝毫不掩饰他对常茂的厌恶,朱标同样如此。
既然他死了,就让他随风散去,常遇春也好,还是其他人也罢……
他们找不到常茂,自然也会接受现实!
老朱跟船老大他们确认过,常茂本身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大逆不道!
他自己上船,本身也没有多少人是知晓的!
船被朱元璋沉入海底,真相也就消失在海风中了。
“儿臣明白了,不会有人知道……”
朱标郑重其事,跟朱元璋保证。
……
张异
他看了看天色,感慨还是当道士好。
要知道如果当官的话,他大抵三更天就要出去宫门外候着了,这时代在朱老板手下当官,可比996还惨。
来到皇宫中,张异老老实实将关于僧道整顿的工作办法交给老朱。
“《关于僧道整顿若干建议》……”
老朱手中这本,算是张异交出来的
张异的文字风格,看着十分怪异。
相比起其他人咬文爵字,张异本身的写作风格就是大白话文,不是他不能写其他的,而是他的思维就是如此。
老朱本人偏偏也喜欢这种务实,有事说事的风格。
因为他自己也喜欢如此。
张异的奏疏,是真的一点废话都没有,直入主题,主要讲解的就是怎么整顿和将佛道二门中的社会闲散人员用起来。
在照顾僧道情绪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