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566章 师徒缘断,不如归去

第566章 师徒缘断,不如归去

道余录的事,也算是这些年文坛中发生的,一个影响力非常大的争论事件。

姚广孝对程朱之学的批判,让他受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那时候的宋濂,刘伯温等人,也没觉得读书人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明明姚广孝只是发起一场辩论,但这场辩论还没开始发生,就已经被天下士子彻底打上妖人的标签。

姚广孝的辩解,没有人愿意听。

哪怕他讲的有道理,也不会有人跟他们讲道理。

因为程朱之学,就是不可忤逆的圣言,哪怕是提出些许质疑,都是大逆不道。

张异如今旧事重提,也颇有几分怨气。

凭什么程朱二人,连质疑都不能质疑。

这压根就不是一个学派对待问题的正常态度,而是一个已经垄断了天下人思想的许久的教派,对于蝼蚁的傲慢。

“也许以后,理学中人,也可以学会跟天下人和平共处了!”

张异正要多说几句,咣当。

大门打开了。

姚广孝和周通从外边走进来。

张异和刘伯温的对话,彻底结束。

周通道:

“国师大人,陛下让姚大人前来接你,前往皇宫……”

张异对老朱会将他放出去并不意外,只是微微点头,他站起来,朝着刘基说道:

“先生,此去不知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但小道祝先生平安康顺,益寿延年!”

张异转身,跟着众人出了牢房。

等到他们走后,宋濂才从装睡的状态醒过来。

“夫子不想死了?”

刘基回头,望着一脸迷茫的宋濂,询问了一句。

他的询问,换来宋濂的沉默。

如果牺牲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在张异眼中,已经是无道之人。

那他就算寻死寻活,也不过是徒增笑柄而已。

“咱们出去的日子,大概也是不远了!

老朱此去,就在青田安心做学问,不理这朝堂的纷争了。

陛下禁了程朱,却并没有动儒家。

好在圣学根基不断,我们也不算愧对先贤。”

刘基被张异劝说之后,也算看开了,

张异有一点说得对,他们舍不得的,不过是程朱之学延续了百年的富贵荣华罢了。

既然是他们首先背叛了皇帝,就怨不得朱元璋夺去他们的光环。

宋濂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没有反对刘基的话。

……

“难为你了,要不是你,估计我还要在诏狱里多待几天?”

张异出了诏狱,走到姚广孝身边,低声感谢。

姚广孝只是回了一句:

“都是您吉人自有天相,非贫道之福。”

张异停住脚步,他隐约感觉到姚广孝的状态不太对。

但自己这位徒弟,却依然风轻云淡,让人看不透。

张异只觉得是自己多想,转头跟着周通,走到皇宫派来的马车之前。

张异上车,却见姚广孝待在原地。

只见他说:

“国师,您先行,贫道还有事要处理……”

一句国师,让张异隐约明白一些事。

师徒二人相处多年的默契,并不需要多言。

他略微喜悦的笑容,僵在脸上。

张异朝着姚广孝无声点头,进入马车。

车子缓缓启动,朝着皇宫疾驰而去。

一炷香后,

张异已经跪在御书房中。

“见到你想见到的人了?”

朱元璋头也不抬,声音冷冷清清。

张异低着头道:

“陛下,见过了。”

“刘基和宋濂怎么样?”

“臣和夫子聊过,他们似乎有些后悔之意!

臣觉得……”

张异正想为刘伯温他们求情,却发现老朱那种淡淡的疏离感,这让他觉得不对劲,干脆就不说了。

“你说的规划,朕有些不明白……”

朱元璋也不再去提那些事,而是将话题转移到工作之上。

张异自然而然站起来,走到朱元璋身边,对他提出的疑问,耐心回答。

北方工业区的事,就是大明未来几年最重要的规划之一。

随着大明迁都,京杭大运河的挖掘,也已经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