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1984有个黄金渔场 > 130.膏蟹入市场

130.膏蟹入市场

听闻杨建设要自己干清淤的活。

宋老四只能对他表示五体投地。

这家伙猛啊!

大冬天的去肉体清淤?他必须得说这大小伙子就是火力壮!

他给杨建设介绍了个采买清淤工具的商家,拿了鱼开了车走人。

沙伟问杨建设:“建设哥,你当时不是还弄了鮟鱇鱼和石头鱼吗?这次怎么不一起卖?”

杨建设说道:“不一起卖了,石头鱼都是鲜活的,先养起来。”

养起来猛喂鱼食。

这就跟收瘦驴喂饲料增肥再卖是一个套路。

石头鱼好养活,不爱动弹,找个鱼缸倒入海水放入礁石,然后它们就会安静的藏在里面。

这时候给它们多多喂鱼食、喂小鱼,它们可以增肥一些。

再一个杨建设是想要搭伙给宋老四卖海货。

他手头的野生大黄鱼挺多,明后天的他还准备卖几条。

这样他不能只卖大黄鱼吧?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容易让人起疑。

所以他得在卖大黄鱼的时候顺便捎带点别的鱼。

比如石头鱼,再比如鮟鱇鱼。

沙伟不清楚他的心思,便随意的问:“那鮟鱇鱼呢?我看还速冻了不少鮟鱇鱼呢。”

杨建设说:“找个机会再卖,待会咱去新埠市场问问鮟鱇鱼的价钱,这鱼在市场不多见,也挺罕见的。”

沙伟点点头:“是不常见,这鱼是不是也挺珍贵的?”

杨建设微微得意:“不管是不是珍贵,我都有赚头,这鱼我买的时候很便宜。”

确实很便宜。

一毛钱一斤的鱼能不便宜吗?

这鱼在84年主要是用来晒鱼鲞,没有什么用途,所以不值钱。

车子开到新埠市场,三宝、彪子和一个叫张华东的青年在这里吆喝着卖螃蟹。

膏蟹品质好。

这点是骗不了人的,琴岛是海滨城市,老市民们都是吃海鲜的高手,他们上手拿螃蟹看一看,就知道螃蟹的品质怎么样。

不用说,杨建设带过来的膏蟹都是顶级好货。

但是价格太高了。

一斤一百五。

这里的螃蟹个头匀称,都是一个一斤左右的大螃蟹,也就是说谁要是买两个螃蟹那就得掏三百多块钱。

即使这年头老百姓有钱了,也舍不得这么吃。

所以三人拼命吆喝,吆喝到不少人被吸引过来,可真正掏钱买的不多。

能掏钱买这螃蟹的都是当地海鲜老饕,他们知道这膏蟹的品质多出色,这才舍得掏钱买两只回去给家人过过瘾。

这时节吃膏蟹确实过瘾。

杨建设到后,彪子眼尖,一下看到他们指着他们喊:“领导、领导,领导来了!”

“嗯,来了。”沙伟像模像样的背着手、昂着头走过去,“卖的不大行啊,你们是不是偷懒了?”

彪子赶紧说:“没有偷懒,我们很勤快,一直在招呼人。”

三宝摆摆手:“行了行了,伟哥你少装逼。”

“建设哥,这螃蟹的价格太高,过来问的人多,真下手买的很少。”

他这话说的可不高明。

听到卖螃蟹的都说自己螃蟹价格高,有被膏蟹品质打动却对价格不满意的大妈立马说:

“对呀,你们自己也明白这价格太高,一百五才能买一斤,这都快赶上龙虾了!”

杨建设说道:“大妈,我们的膏蟹比龙虾好吃,它是青蟹,蟹肉很饱满,然后这时节又满膏,龙虾比不了它们。”

然后他对围观的市民说:“各位同志,你们要是想吃好螃蟹那就买这个,绝对的肉肥膏满好吃!”

说着话他拿起一个螃蟹给大妈,示意大妈试试螃蟹的重量和饱满程度,以此便知这膏蟹的价值多大。

先前说话的大妈是真想买的,她懂行,但她想捡漏。

所以她试试了后便讨价还价:“谁知道你这螃蟹是不是打水了?打水的螃蟹也沉甸甸的,但回家一蒸只剩下个空壳子。”

有人深受其害,闻言立马点头:“对,中秋节那会我就买到了水螃蟹,气死了!”

杨建设哈哈大笑:“同志们不用急,没事,这简单。”

“谁要是不信我家膏蟹的品质,那你们随便选一个螃蟹,我给你们现场开盖看蟹膏!”

这点他充满信心。

因为每个螃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