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进位?”
这句话说的的确有些不合时宜,可太后还是最喜欢宜贵嫔这个儿媳的,自然不会在意这些细节。当然这句话如果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恐怕就会让人有了别的想法,但是说这话的人是宜贵嫔自己,恐怕任谁都不会多心吧。
太后看着宜贵嫔惊讶的表情,不由得笑了出来。
“怎么!你还不愿意啊!”
听着太后的类似玩笑的话语,宜贵嫔有些缓过神来,立刻低下头向太后行礼。
“臣妾不敢!”
太后看着宜贵嫔小心翼翼的样子,伸手拍了拍宜贵嫔的肩。
“那就回去好好准备准备,让老三也准备准备吧!”
太后说完话就一个人走向了自己的寝殿,留下了院里的四个女人,四脸懵逼。
宜贵嫔蒙圈的原因有二,自己虽然孕有皇子,也深得太后喜爱,就连陛下也都是对她比对别的妃嫔要好许多,不然如何在一个几乎不近女色的皇帝面前生下了最小的皇子。虽然这个皇子也十四岁了,可却顽劣的很,平时管教起来也甚是费力,就连庆帝也对这个皇子几乎不抱有任何期望。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宜贵嫔自然有些喜不自胜,可是却又心怀余悸。
至于淑贵妃,虽然表面上一直都是一个整日与诗书为伴的不争不抢的状态示人,可是身为一直争夺皇位的最佳人选二皇子的生母,她自然也是会为了自己儿子的前途着想。只是她不想让别人看出来她一直隐藏在心里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想法而已。
至于宁才人,她的表现就还是那样,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也不削一顾。毕竟身为庆帝第一位嫔妃的她,曾经也是经历过起起落落的,因此对于这样的进位之事,她自然也是毫不在意。
至于林婉儿,她虽然是这皇宫里的一股清泉,可是毕竟还有长公主的遗传基因作祟,面对突如其来的人事变动,她不得不多想一些。毕竟宜贵嫔除了是庆帝的宠妃之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那就是范府柳氏的堂妹,本属同族,也都姓柳。
虽然大家都各怀心思,可是没有一个人是心存歹意的。所以大家还是真心的在恭喜着宜贵嫔即将进位之事。
可是这个消息落在了另一个女人耳中,却没有那般的风平浪静了。这个女人就是皇后,太子的生母。
“什么?进位?”
同一句话,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来的意思竟然完全不同。先前说这句话的是宜贵嫔,而现在说这句话的人是皇后。
这个女人雍容华贵,一身锦绣华服显得格外有气质,她就是东宫太子的生母。当年庆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她就是先帝选中的儿媳妇,只等身为王爷的庆帝讨伐北齐归来后完婚。可是谁也没想到,两国交战时,庆帝当时身受重伤,残留的部队不方便带着俘虏逃跑,宁才人险些被杀头。后来因为军中无女子,所以在回南庆的路上,宁才人费心费力地照顾庆帝痊愈后,庆帝颇为感动,预备回国纳她入后宫,这才怀了大皇子。
宁才人入宫也起了一番风波,庆帝当时还没有大婚,就要纳一个东夷女俘入宫,太后很是不高兴,可是无奈当时宁才人已经怀有身孕,太后没办法,才准许了这桩婚事,但名分就只能将就了。
后来大皇子出生了,太后和庆帝都很欣慰,毕竟这是庆帝的第一个皇子,所以太后也对宁才人不那么反感了。
可是即将迎来大婚的皇后却对宁才人怀恨在心,可是又不敢明目张胆的表现出来,因为她作为当时还是王爷的庆帝的明媒正娶的王妃,应有的气度还是要有的。即便心有不满,可是依旧笑脸相迎着比自己早如王府的宁才人,还得在大婚后第二天迎接着比自己晚一天入王府的淑贵妃。
也许是这位皇后不是自己心中属意之人吧,庆帝对她一直冷冷地,就连淑贵妃都剩下了二皇子,皇后的肚子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在太后的不断催促之下,一年后,皇后生下了庆帝的第三个皇子,后来庆帝登机,太后直接册封了三皇子为太子,因此独立位于所有皇子之外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宜贵嫔入宫,生下了庆帝的第四个儿子,却被称为三皇子的缘由。
因为宜贵嫔入宫最晚,位份最低,所以皇后也一直没把她放在心上。而是一直将宁才人和淑贵妃视为宫斗对象。
直到后来宁才人见罪于太后,本是妃位的她被降为了才人,皇后就一心只和淑贵妃宫斗了。
可是太子不争气,一直都被二皇子压制着,这也是皇后心中最郁闷的地方。以至于后来开始让太子接近长公主,希望长公主可以辅佐太子,毕竟长公主手中掌握着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