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蹩脚诗人流浪记 > 母爱

母爱

你的心中的坎坷

是我见过

最美的山河

题外话:

闲暇之余,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讲述汉江平原上一位单身母亲,陪伴脑瘫儿子三十多年的求学历程,含辛茹苦的母亲从儿子出生的那刻便从未放弃,也许正如作者所言,希望就像晨曦的光芒冲出密布的云围,从最初的一丝丝,到后来的一缕缕,照射在渴望光明的人间。幸运的是母子俩最终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在漫长的岁月里实现了最初的心愿。而我想说并非每一个脑瘫患者都能走进上帝的视线。

从我记忆的线索里追寻,在故乡也曾有这样的母子两人。小时候,走在上学的路上,时常会看见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孩子,像个不安分的小猫蜷缩在柿树的绿荫下,时隔十余年,他的相貌依旧如同伤疤般印刻在我的生命中。至今,我清晰的记得他消瘦的身躯完全撑不起所穿的裤子和上衣,凉席上那常年“之”字型的双腿,像是摆设,黝黑且细长。他面孔还算清秀,但却被病魔折磨的枯糜,这样就凸显出他高挑的鼻梁,以及那双难以区分是空洞还是清澈的眸子。他爱笑,他见谁都笑,笑的那么淳朴却又无意。他冲我微笑时,总斜仰着脸庞,但我却读不懂他的渴求,便报以茫然与冷漠。由于不会言语,四肢又不灵敏,我揣摩,笑即是他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吧。

我记得在很早以前,村子里的大人还十分封建与迷信,据说有一位气功大师能医治百种疑难杂症,具体不知道什么缘由,我便跟随着父亲到关里去观摩大师的表演。舞台上那位大师体型彪悍,格外壮硕与健康,而与之反差巨大的病人大多低着头,满脸憔悴。在大师为其中一位腿部受伤的患者运气发功之时,我村子里的那个脑瘫孩子的母亲,突然一个箭步,蹿上台前,紧紧拽着大师的衣袖,激动地恳求为自己的儿子发功。结局显而易见,她被轰下了台去。

之后从我记事起,在村子里烧香拜佛的一群人中,经常就有那位母亲的身影。距离黄山村几十里外的香泉寺,即是她常去的地方,传说香泉寺最高处的洗心洞里,石缝间渗下的水滴曾治愈了一位将死之人,这已经是流传了不知几百年的传说,明显就是个笑话而已。可求佛之道,讲究心诚则灵。由于贪玩,我就曾跟随拜佛的邻居嫂子,徒步几十里地,翻过不知多少个山头和村庄,到香泉寺游历一番。我看见,那位母亲虔诚地跪拜寺里的每一座庙宇,在她双手合十,对着无言无语的菩萨喃喃念叨时,定无数次提起她那位脑瘫儿子吧。当遇见科学范畴之外厄运,我们又有什么力量去承载生命中的不幸呢?

那种活活把绝望当成希望的人,敬畏命运却又试图扭转命运的人,内心早已抛弃了软弱,人世间能有如此信念去支撑一位母亲走下去的力量,莫过于对子女的爱吧。也许是神明眨了眨眼睛,在之后几年中的一天,那个脑瘫孩子突然站了起来,晃晃悠悠地走起了路,尽管蹒跚欲倒,尽管步步如移山般艰难,他还是笑着、慢着,试图追逐眼前那一厘米的风景。

我猜并非是母亲的求佛显灵,而是那孩子体悟到了母亲步履的艰辛,才无意识地决定与命运抗争的吧。他孱弱的身躯里大概困着一个美丽的天使,虽然折断了翅膀,但这丝毫不妨碍心灵的飞翔,我衷心祝愿他的灵魂自由地漫跑在凤凰山上的野菊花丛中,将这个世界的苦难统统忘记,就像他看见每个路人那样,报以世界真诚的微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