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放在这,以后每年回来祭拜。大石叔叔会帮我们照看好,初一十五三炷香,他绝不敢断!”
“我们真能……”
“当然能!树挪死,人挪活,只要我们的双手还在,走到哪里,都可以把它打造成桃花源。”
陆宝珠想离开这里不是一天两天了,她的生意越做越大,青山村过于偏僻,实在不是一个好场所。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里是边境线。
她敢肯定,接下来必定会有战火,身边有个不定时炸弹文大勇,为了小命着想,她早就做好撤离的准备。
地点她都选好了,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宝珠择邻,她看中苍松书院不远处的一个大庄子,花了十万两银子买下来。
苍松书院是临江城最大最好的书院,首代山长不喜闹市,便把书院设立在临江城南边的苍松山脚。
距离白龙江有五百里之遥,离红河更远,足足上千里。
地图上显示,白龙江把大陆分隔成四个国家,江北以东是月国,往西是庆国。
蛮国和丰国共享白龙江南边地域,以十万大山为界。
偏巧,直线般的白龙江,在镇江城的位置,弯出一个半圆,并形成一条支流,也就是红河。
可以说,镇江城是白龙河和红河之间的大型岛屿,同时,它也是月、庆、丰这三个国家的中心分割点。
它的西斜对面,是月庆两国的边境线,隔着巨浪汹涌的白龙江,依托天险安全无忧。而南边,则与镇南关、镇北关、镇西关、镇东关这四座关城遥遥相望。
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这边可以看到那边的黑影。
至从战局紧张之后,陆宝珠恶补了一番地理知识。也难为她了,在没有比例的图纸中,看着那么粗细不一的黑线条,接合文献资料,终于是搞懂了脚下这片土地。
丰国在白龙江沿岸共有四座边境大城,以东至西,依次是守江城、镇江城、临江城和拦江城。
守江城位于十万大山与红河白龙江的分流处,主要目的是防守蛮国水攻,顺便监视月国的动静。
镇江城则肩负起正面对抗月国的重任,还能兼顾防庆国。
临江城则选在红河白龙江的融水处,严守庆国的一举一动,必要时也可以协助看管月国。
至于栏江城己然靠海,它的对手是流亡在海上的海盗,有时也盯一盯庆国。
按道理讲,丰国的防线既严密又科学,数百年来都一直相安无事,四个国家携手并进,共谱和平曲。
哪里想到,十八年前镇江城沦陷成月国领土,这个防线就出现了大漏洞。丰国只好加班加点,在红河沿岸临时加设了东西南北四座小关城。
青山村就是所在的镇南关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萌新小关城,自从成立之后,还没有承受过战火。
第一次戒严,得助于庄五爷等人的骚操作,成了一等一的红色危险地带。
这样的地方,陆宝珠哪里敢住?
临江城就不同,本来就位置比较偏,苍松书院更偏,不管边境战火如何燃烧,也烧不到那里去,还可以就近送孩子们上学。
陆宝珠选择这里,也就顺理成章的优选。
尤其让她满意的是,这个大庄子是临江城某个富商,为儿子置办的学区房。儿子今年秋闱中了举人,全家决定陪儿子上京城,拼明年春闱的贡生,顺便博个好前程。
这样,他们才把造型精美的别院,和土地肥沃的庄子变现,毕竟拼前程实在是烧钱得很。
庄子风景很别致,同样背靠大山,同样有一个小湖泊,水田旱地面积高达千亩,真的是个好地方。
既然决定要走,陆宝珠不再拖泥带水,打发张来福夫妻先去庄子里收拾。
她自己则安排金刚门的傻大个,开始连夜挖果苗,刚好之前种树的时候,密度太大,现在疏一疏,一举两得。
“哎呀!好好的果树干嘛要挖了,上面还结着果子哩!”
“是族长大伯呀!我也不想挖,但是前两日接了单生意,有人出大价钱买我的果树!”
“树倒是不大,但这个季节能种的活吗?”
“买家说了,让我只管卖,至于种不种得活,那是他自己的事。这年头,有钱的是大爷我当然不会和钱过不去。”
“要是种不活,那就忒可惜了。宝珠,我看你平时很爱惜这些果树,到底多少钱卖的,让你这般糟蹋。”
“这个数!”
陆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