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到分岔口,林云云和楚辞就分开了,没再让楚辞送,今天村里很热闹,大家三五一群讨论能分多少钱,多少粮。热烈的氛围,感觉今天都暖了几分。
硬塞了两个苹果给楚辞,罐头他坚决不要,林云云把东西先放回家没有停歇就去了大队部。
大队部忙的热火朝天。
“爹。”林云云喊了一声。
“云云,快。去给你张叔打打下手。”林父和几个小队长忙活着,都顾不得招呼林云云,指了指,让她自己去找会计。
林云云走到大队里张会计那边,听张会计吩咐。
“今年不能按照人七劳三分了,社员们都反应不是按劳分配,干活没有劲。很多人都磨洋工。”一个小队长反应。
“是啊,这样分明年社员情绪还不高。”有小队长附和。
确实是这样,林父也点头同意。
各个小队长阐述不同意见,讨论来讨论去。
“这样吧,今年按人五劳五的方式分配,也算是按劳分配。”林父最终拍板。
“但是考虑到村里有五保户、困难户、军烈属、病残户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如果完全按照五五分,有一部分家庭,不够吃的,等统一分配完再按照等级大队里给予一定的补助。”
林父补充。
这个事他们已经讨论了好多天,众口难调,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只能满足大多数,特殊照顾少数。
小队长也都同意这个决定。
林云云跟着忙活到凌晨2点才回家。
回家倒头就睡,感觉还没听到鸡叫,外面就热闹起来了。
今天是一年一度分粮分钱的日子,社员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等的就是今天。
天还没亮,就激动的在大队的晒粮场焦急的等待着。
林云云一直睡到日头高高才起,林母知道她累了,也没有喊她,把早饭留在锅里一家子就都去了晒粮场。
三小只吃完饭等不及大人,早早的就去凑热闹了,虽说还没开始,但是早就聚集了满满的人。
大人小孩,比赶大集还热闹。
林云云起来吃了早饭也去大队部凑热闹,感受丰收的喜悦。
昨天经过周密仔细的计算,一个工值2毛5,十个工分算是一个工,真的是非常不错了。很多地区的一个工分就一毛钱,虽说也听说过有值1块钱的地方,但那也是凤毛麟角。
社员们对于这个决定也很满意。
分粮早就风风火火的开始了。
大队记分员喊到一个名字,被喊到的社员就拿着自己家用自己看的懂的标记,记录自己家的工分,很多社员不识字,但是各家有各家的绝技,竟然大多数都能做到分毫不差。
那边按顺序分粮,这边人群讨论的也很热烈。
“刘大河家今天分了260多块钱呢。”
“是吗?咋那么多啊?”听者流下羡慕的口水。
“他们家兄弟7个呢,到现在还没分家,划到每个人身上也就没多少了。”村里多的是明白人。
“也是。”
“王贵家也分了差不多200呢”
“他们家三个儿子,各个重劳力,一年到头没缺过一天工,挖河挖藕的,三兄弟多认干。”
“只要肯干,这日子早晚能过起来。”
“王思安家,就分了15块钱。”有人鄙视。
“王思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天天头疼腚疼的。这十五块钱还不是沾队里的光,要不是咱们有东阳湖,卖了藕和鱼,一家能多分10多钱?”
“没有这卖藕和鱼的钱,王思安家可不就分一块两块的。现在三庄五里的,谁不知道他好吃懒做,你看他家大儿子到了岁数了,媳妇都不好说。”
“可不是吗?人家一打听,有个好吃懒做的爹,谁愿意嫁过来。”
热热闹闹,村里没秘密,林云云像到了瓜地里的猹。欢乐的吃瓜。
一抬头,看到自己的小对象,在不远处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不知道看了多长时间了。
知青也算一户,有些能干的知青也分了十多块钱。
楚辞分了十块零五毛,已经很不错了。
热热闹闹的分粮一直持续到傍晚,大家陆陆续续把分的粮食拉回家。
大丰收,今天社员的饭桌上大都吃上了白面。
一年了,有的老人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日子越来越好了。
“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