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什么有德有才之人,若是不识趣便跟岁珩一起去吧。
六皇子年纪小,倒是值得培养一番。
希望在此期间,那个小孩别被养歪了。
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傅明沉后,他微微一顿,没接话。
总归没再说出让岁临立后之类的话来煞风景。
至于另外一件事,岁临略作思考,决定委婉些问。
“阿沉,能不能和我说说,你的母妃是个什么样的人?”
傅明沉没想到他会突然问这个,愣了一下答道:“我不记得她了。”
岁临眨了眨眼。
“边关苦寒,母妃生下我后不多久便去了。父亲有时会跟我提起她,说母妃天底下最漂亮最聪慧的女子。”
岁临有些不满地歪过头:“这么巧,我母后也是。”
傅明沉被逗笑:“我猜也是,毕竟殿下是这世上最俊俏最聪慧的男子。”
岁临瞪了他一眼:“别打岔,还有呢?”
也不知是谁先打的岔。
傅明沉没反驳,继续说:“他们相识于关外。母妃出生于行商世家,她家中长辈虽然从商,却更想让她读书,日后嫁个好人家。”
“据父亲说,母妃是个不被尘世所困之人,她虽爱读书,却也更爱亲自去看一看这个世间。”
“她和父亲的相识起源于一场边境的匪患,行商队伍虽说有护卫,但终归敌不过整日在刀尖下谋生之人,在最危急的时刻,是父亲带人救了他们。”
“母妃跟着家中的行商队伍在各国之间游历,有着常人所没有的阅历,和什么人都能聊上两句,和父亲没聊几句,便熟悉得仿若相知多年的知己。”
“后来呢,他们从知己变成了知心人?”岁临问。
傅明沉摇摇头:“那个时候,母亲还没游历够,没多久便跟着行商队伍离开了。”
岁临有些意外,细想之下却又不是那么意外。
若真的只见了一面就爱得死去活来,那更像是戏文里的故事。
可人是有思想的。
“两年后,父亲游历至江南时,恰巧遇见一桩不公之事,在他多管闲事的时候,恰好遇见和他一样想要多管闲事的母妃。”
“缘分,还真是不可言说。”岁临感慨。
“没错,就像殿下、就像阿临与我。”
若不是那一日他正好遇见了岁临落水的一幕,恐怕二人至今也没有交集。
若不是一向不爱多管闲事的他那一日突然心悸,莫名其妙管了一桩闲事,也不会有日后这么多的事。
他突然有些庆幸。
“路见不平的父亲和母妃再度相见,却已经不复在边关时的快意。”
“那个时候,母妃被逼着嫁人,一怒之下她便擅自离家,恰好遇上了去喝喜酒的父亲。”
“母妃性子急,一听见父亲说到喜事二字便不高兴,和父亲打了一架,后来二人误会解除,他们一拍即合,当即决定一起逃。”
“父亲从未去过南疆,母妃便带他去南疆苗寨游玩。母妃从未去过京城,父亲便带着她去京城见识繁华。”
见终于说到了重点,岁临噌地坐直了身体。
傅明沉话头一顿:“怎么了,不舒服吗?”
岁临摆摆手:“没事,你继续说。”
“好。”傅明沉不明所以,但非常听话。
“后来的事,父亲其实也没有细说,至于他们因何事相爱,我也说不清。”
“只知道后来他们成了亲,无比相爱,母亲为了父亲留在了京城,闲时打理打理铺子,在京城依旧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而父亲大多时间在边关,与母妃聚少离多。”
“但是在母妃刚刚怀孕的时候,她突然便变卖了京中所有的产业,去边关找父亲,再也没有回过京城。”
“父亲从未告诉过我为何要这么做,但我,大概有一些猜测。”
话落,岁临心底一惊,猛地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