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了几日,许老三怎么哄也哄不好,直到许老三告诉半夏一个好消息。
“你是说在镇上开铺子?”半夏怀疑自己听错了,接着问许老三两次。
许老三耐心的给半夏解释,林氏有身孕她的事情是二妞顶替上去的,半夏自己有了身孕找谁顶替呢。
“而且,我打听过了靠近码头正好有空铺子,离我们现在摆摊的位置不远,也不用担心客人会流失。”
许老三抱着半夏继续说:“咱们也有银子,房子上要等你生了孩子之后才能盖,时间正正好。”
半夏也觉得许老三说得有道理,也心动:“那大嫂和二嫂他们……?”
许老三想了想说:“咱们跟大嫂二嫂他们分开吧。兄弟之间生意还是分开得好。”
“要不,大嫂和二嫂还有五弟也在咱们铺子上,也还是卖现在这个,我们就只卖串串香,各自挣的钱各自收着,反正他们卖的也用不了多少地儿,就给他们各自划个角落,至于用铺子就每个月收一两租金,这样可好?”
许老三想了想半夏说的也同意,当即两人出房门找到朱氏她们说了此事。
许老爹和周氏也赞同,银钱分开以后也不会影响兄弟之间的感情,都在同一个铺子里互相也有个照应。
朱氏和林氏还有许老五想了一番,这样自家每日挣的钱还会多一些,毕竟就是自家的生意了。不过,因为当初这手艺是半夏教的,现在让自己来干都不好意思。
许老三刚才也想到了,就提议说每人给三两银子就当是把方子卖给他们的。朱氏她们当即就同意了,不过却每人拿了五两银子,倒是让半夏心里更熨帖,觉得自己付出并没有白费。
第二日半夏也跟着去镇上去看看许老三所说的铺子,那铺子还有些大,以前是个隔开的,一边是酒铺一边是空着的,现在酒铺的老板要走就不再租铺子了。
正好铺子的大小合适半夏她们,而且离码头不远,平时吃饭的客人也不用走多远就到了。半夏当场心动想买下铺子,一问价格要一百三十两银子。
半夏算了算,过年用了四五两,之前招兵时花了五两,还有这些日子用去的,加上朱氏她们给的每人五两,现在手上有一百二十七两银子。
买了铺子之后还要简单的修整下铺子也得花钱,手上的钱是不够,于是便和铺子老板能不能先付一百两银子,之后再付剩下的三十两银子。
铺子的老板也知道半夏平时在码头摆摊,也没有怎么为难两人,两方约好先付一百两,剩下的三十两银子三个月后付清,并且找了第三人作证,写了契约书签字。
铺子的事情一办好,许老三马上找到人简单修整了铺子。把朱氏林氏还有许老五的地区划出来,剩下的都是串串香的,许老五又去打了四张桌子和做了四口锅,这样一来辣味和番茄味的就一样五张桌子。
事情办好了,半夏的钱包急剧缩水,一年的辛苦都花在了铺子上去了。但是心里也高兴,这么久了,终于有自己的房产了。
铺子修整的时候,朱氏他们就跟每天来吃饭的客人说以后就在新铺子吃饭了,就是那个离这儿不远的许家食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