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镇上给杏娘买了新婚礼物。
张寡妇存够了钱,给杏娘置办了好些嫁妆跟着杏娘喜庆的到了许老五家。两人拜了天地和许老爹周氏二人,在大家的起哄下杏娘进了新房。
许老五被捉着敬酒,许老大带着几个弟弟一起帮忙挡酒。听着外面热闹的声音,杏娘有些紧张,朱氏和林氏还有半夏她们也进了新房陪着杏娘。
大家都是熟人,有人陪着杏娘好多了,半夏拿着新婚礼物给她,杏娘打开一看,是一根刻着杏花的簪子。
“哇,好漂亮。”二妞看着眼睛都发亮了。
半夏一笑:“放心,等你和大妞成亲的时候也有,到时候三婶给你们准备一根更漂亮的。”
二妞倒是不害羞大大方方地点头应下,倒是林氏捂着眼睛看不下去。朱氏暗自叹了口气,这大妞的婚事啥时候才能定下来呢。
半夏看出朱氏的担忧:“大嫂不急,大妞的好事还在后头呢,再不济还有个秀才叔叔在呢。”
几人陪着杏娘直到许老五进了屋,几个嫂子打趣了两人几句便起身回去了。许老大几个在红着脸在外面等着,半夏先是去了周氏屋里抱着四根回房,洗漱好之后就休息了。
一个月中,许家连着两次办了两场酒席,热闹一过,大家也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
今年最后两窝兔子也产下了,半夏把它们放在了新种果树那边,还有新孵出来的二三十只鸡鸭。
想了几天,半夏还是决定先在县城把铺子开起来,房子的事情等明年开了春再说,两人商量一番,许老三也抽空去了一趟县城找合适的铺子。
县城里开铺子可没有在镇上那么容易,县城比镇上大多了,好的地势铺子价格承担不起,地势不好的又怕卖不出去。
许老三在县城呆了两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铺子,一时有些难办,也担心家里的半夏和孩子,准备再去瞧瞧,如果还是不合适就先回去再说。
“许老弟。”
许老三刚出酒楼,身后就有人叫他,许老三在县城没几个熟人,转身一看原来是在巡街的吴捕头。
“老远就看见是你,你咋来县城了?”吴捕头拍了拍许老三的肩膀问。
许老三眼前一亮,怎么先前没想起他呢,吴捕头天天在县城,肯定对县城很是熟悉。许老三当即把事情说了,吴捕头表示这是小事。
“这样,你先等我,我先去巡街等我下值了来找你。”
两人说好,许老三道谢后吴捕头就带着手下的人走了,许老三转身回了酒楼等着吴捕头。
“老大,这是谁啊?你平时不是不随便帮忙的吗?”
问话的是吴捕头手下的一个班头,也是吴捕头的亲侄儿吴捕快。
别看吴捕头是个粗人,不过大道理吴捕头还是明白的,平时不会因为自己是捕头就帮别人寻方便。就是吴捕快自己进衙门也是靠着自己而不是走的吴捕头这层关系。
“他是今年才中的秀才,对我的脾气,以后你见了了照应着点儿。”
吴捕快点头表示知道了,吴捕快从小父亲就不在了,母亲改嫁,是在吴捕头家长大的,也很听吴捕头两口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