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农妇掌家 > 第六十章

第六十章

半夏留了三斤秋梨膏在家,让许老三送了两斤来梁家,剩下的五斤,三斤送到酒楼,两斤送到镇上自家铺子里。

梁家老太太当即让人冲了水喝了一杯,立马就喜欢,让再做个五斤送来,她要送给交好的老太太们。

五两一斤的秋梨膏,两斤就是十两银子,外加定下的五斤一共就是三十五两银子。至于那五篮梨子许老三就没算钱,送给梁家。

然后送了三斤秋梨膏到酒楼后,收了十篮的梨子钱五百文。张丰告诉许老三县城最大米行刘家又定了十篮梨,给了一半的定金,许老三接过表示知道后就离开回了镇上。

去了一趟铺子把秋梨膏放过去,铺子上的梨子也卖完了,镇上的梨子卖的是三十文一篮子,大根把五百文给了许老三,并告诉他镇上书院有位学子帮家里定了六篮子梨。

许老三回到家告诉了半夏,半夏急忙让白氏把篮子编好,让金三娘她们把梨摘下来挑选出来装进篮子里。

不过熬制秋梨膏就为难了,半夏考虑许久后让金三娘帮忙熬制,半夏自己在一旁说方法。

这两日许老三都在考虑,之后往县城和镇上送东西,自己就不去了,让许老二去。许老大为人过于忠厚老实,还是许老二合适一些。

牛车每日要去铺子上,去县城总归有些不方便,两人商量后让又去买了一头牛回来,做了个新的牛车,专门往送东西。

许老二听说让自己负责运送东西,每个月三百文的工钱,许老二高兴得立马答应下来。

负责送东西的事情定了下来后,许老二便带着做好的秋梨膏和梨子送去县城。运送的事交给了许老二,许老三就空下来照顾半夏和孩子,偶尔去一趟镇上和盯着果园那边。

许老二从县城回来告诉许老三一个好消息,衙门里的捕头要了四篮子的梨和两斤秋梨膏。

原来定下梨子的那个米行老板,他的大舅子就是衙门的捕头。而捕头的妹妹是县令地妾室,这次买的秋梨膏就是送给县令的。

许老三没有耽误,挑了最大的梨子装进篮子里,又亲自盯着熬制秋梨膏。枣子也进入了成熟期,许老三去摘了枣子装上,亲自去了一趟县城,把东西交到捕头的手里。

吴捕头三十来岁的年纪,虽然是捕头但是对许老三也是尊敬有加的,毕竟许老三是功名在身的,不是普通老百姓。

许老三也想着半夏打算在县城开一家饭馆,提前和吴捕头打好关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送了一篮子枣子给捕头,让他带回去给家人尝尝鲜。

这算是撞上了,吴捕头的妻子刘氏就喜欢吃枣子,不过这东西贵,吴捕头的月钱不多,刘氏也就舍不得买。

从吴捕头家里出来后,许老三带着剩下的枣子去了酒楼,叮嘱张丰,枣子要比梨贵上十文钱一篮。

枣子陆陆续续上市后,金三娘和白氏她们高兴坏了,每日都能挣上钱,还是在家门口。而且每次有新的水果出来时,她们也能免费吃到。

白氏的婆婆如今也是好吃好喝的供着她,毕竟白氏可能挣不少钱了,现在。

就在半夏忍不了的时候,终于满月了可以出来了。许老三给半夏烧了两大锅水,让半夏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和洗了头。

许老爹上次就说过,许老三的庆祝酒要和满月酒一起办,打手一挥在村里办了两天的流水席,而且不收礼。

几乎整个村子都来吃酒,不过虽然许家说了不收礼,大家也不好意思什么都不送,还是送了些鸡蛋蔬菜瓜果之类的。

杨恒下了学就带着珠珠来了,珠珠和三妞两姐妹围着半夏看小家伙。

许老三也给小家伙取了大名叫做许章裕,开了许家祠堂把名字写进了族谱里。

也趁着吃饭的功夫,许老三宣布种许家的地,租金有所变化,如今许家的地已经不用交税了,以后租地的人家可自己多留一成。

两天的酒席一过,半夏和许老三也没什么事情,半夏除了带孩子外就在想些在县城开铺子的事情。

不过,在县城开铺子花费可不少,这样一来家里的房子也修不起来,一时间半夏也在纠结是先去开铺子还是先修房子。

还没等半夏纠结出来个所以然,许老五和杏娘成亲的日子就到了。

两人成亲在新房里办,早早的周氏就把那边的房子给布置了。做酒席的也提前了一天就来了,不用去县城送东西,许老二就架着牛车去镇上采办东西。

许伯娘也带着几个儿媳过来帮忙,杏娘那边只有张寡妇一个人,大妞和二妞就去了杏娘家里帮忙。

半夏出了月子就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