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两口每个月月底也会和大根两口子带着孩子回来住上一两天,这可比村里出嫁了的姑娘都好多了。
林氏想想也是,这几年二妞和杨恒也会住在村子里,隔得近时不时也能看到。不过,总归闺女是嫁人了。
三妞和四妞都还小,半夏也体会不了嫁女儿的心情,虽说大妞和二妞出嫁自己也舍不得,可总归是不一样的。
吃完饭大家都各自从老屋出来回自己家去了,许老三把四妞哄睡后,着急上了床抱着半夏吹了灯。
没几天就是二妞和杨恒成亲的日子,杨恒去年的时候在村子里简单起了几间屋子,找人把屋子给布置好。
许老五他们也提前从县城回来了,大妞和二妞从小一起长大,也一直陪着二妞。周氏做为奶奶也是村里福气好的,便做了全福奶奶。
现在家里有钱了,二妞的嫁妆也比大妞出嫁时还多一些,半夏也送了当初和送大妞差不多的添妆。
杨恒起的房子离许老二家不远,花轿在村里转了一圈才回到杨家,拜了天地。杨家长辈都没了,就拜了杨家父母的排位。
三日回门时,村里来了衙役报喜,杨恒考中了秀才,不仅是考中了还是第一名,廪生。每个月还有粮食可领,这消息一传出大家都不得不感叹这许家女儿一个比一个嫁得好。
杨恒一次就考中还考得这么好,自然许老二这个老丈人脸上就有光了,自家女儿才嫁过去就是秀才娘子了。
于是做主,自掏腰包在村里办了流水席,上次村里办流水席还是四根满月和许老三中秀才那一次。
最高兴的莫过于几个孩子了,不过二根三根和四根三兄弟的压力也大起来了,家里已经两个秀才了,这不得好好努努力了,幸好二根的学问一向学得不错。
杨恒的考试有了结果,就只等着许老三的了,不过两人并不着急,而且着手准备起在省城开铺子的事情了。
省城的铺子又比县城贵了不少,许老三上次去省城的时候看了几个合适的地方,这次顺带送梨,去省城花了两三天时间好好的看过之后,相中一个铺子。
这个铺子在省城最繁华的卖吃食的街上,能找到这个铺子还是得感谢吴捕头的帮忙。吴捕头前面就升职来了省城衙门当差了,也比许老三更熟悉这省城的情况。
许老三相中的这个铺子比县城的食楼还要大一些,价格自然也高出不少。不过,这个价格现在两口子也拿得出来。
许老三考虑再三觉着没有铺子比这个合适了,而且省城空着的铺子不多,能找到合适如意更难,当即便让人牙子把这个铺子留着,自己回了家。
第二日两人带着三妞和四根两人去了省城。来这里这么多半夏是第一次来省城,被眼前繁华的一幕震惊了,可见两个孩子是有多兴奋。
看过铺子后,半夏也满意,立马去办了手续,给了钱。一共七百多两银子,半夏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银票给人牙子,请了吴捕头两口子吃饭。
在省城多住了一天,带着两个孩子好好的逛了逛,又给许老爹和周氏买了些东西,这才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