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们回家才走到家门口,就见好些人围在门口,那是一个水泄不通,半夏想着莫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了。
把两个孩子抱下牛车自己也跟着下来,牵着两个孩子往里走去,隐隐约约听到有人说什么恭喜的。
半夏这才反应过来,莫不是许老三这次考试中了?转头过去看牵着牛车的许老三,见他也是一脸的惊喜,两人不由加快脚步。
“哎哟,举人老爷和举人娘子回来啦。”有在门口瞧热闹的眼尖看见了夫妻二人。
许老三和半夏在一片恭喜声中一一道谢,大家也自发的给二人让路,院子里许老爹和周氏也在招待着来报喜的衙役,刘嫂和她男人刘大哥在一旁站在随时伺候着。
“恭喜三叔了。”来报喜的不是别人,正是朱氏的女婿吴捕头吴飞。
他坐上了自家叔父的位置,留在县城当差,这次听到消息许老三考中举人,自己揽下这个差事,带着手下的一个兄弟来村里报喜。
来的时候许老三夫妻二人不在家,只有刘嫂一家人带着四妞在家看家,见是大姑爷来了,连忙让月儿去老宅那边请周氏二老过来。
半夏进屋拿了喜钱给吴飞和他的兄弟,又留他们在家吃了饭,吴飞又去朱氏那边瞧过自家岳父岳母后这才回县城。
本来就重用吴飞的县老爷知道吴飞和许老三这层关系后,更是看中吴飞了。
许老三考中举人这事是村里的大事,毕竟是村里第一个举人老爷,里正也赶紧上门,这次不用许家出钱办流水席了,里正动用村里公款在村里办了流水席,并且请了附近几个村的里正都来吃酒。
杨里正自然也来了,大家都知道杨里正的女儿就是嫁到了许家,现如今在县城过上了好日子,和许老三是姻亲关系的杨里正早早就来帮忙了,他媳妇儿也跟着来了,自然是为了看女儿和外孙来的。
也正是因为许老三考中举人,许多人冲着这个把孩子送来书院,就是镇上也不乏有把孩子送来的,一时之间村里也热闹起来。
不过,不管是谁把孩子送来,许老三和杨恒还有吕先生都按照规矩收孩子,因着举人老爷的头衔自然也没有人敢有异议。
许老三心中明白,这次能考中还是有运气成分在里面的,也不打算再考下去了,就全心全意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好,让半夏好好歇歇。
夫妻二人一合计,就决定许老三上午在书院给孩子启蒙,下午就操心家里的事情,而半夏也放下手来教导三妞了。
三妞虽然小,不过照家里这种情况来看,三妞是不会嫁在村里的,好歹许老三是个举人,并且还有个杨恒这个将来有大出息的姐夫在。
半夏一合计就为三妞请了女先生回来,教导三妞的女红和识字,想着要把三妞培养成明事理知大体的女儿家。
家里的琐事处理好,省城那边也托来消息,酒楼已经弄好了,许老三带着许老五去了省城,有意让许老五到省城去接管酒楼的事情。
而县城这边也有所改动,让大根和许老四守着食楼和食铺那边,而镇上的就让花娘夫妻二人负责。
许老三和许老五两人在省城呆了两三天,把那边的事情处理好才回来。酒楼和县城食铺一样,卖串串香和冷吃鱼,不过半夏给多加一样那就是火锅。
二楼包厢里就专设火锅,采用自助餐的模式,而且还增设小孩子玩耍的区域,请了两个有经验的妇人专管,一个就是杏娘的母亲张寡妇,还有一个是吴捕头的夫人。
酒楼比县城食楼大得多,许老五一个人怕应付不过来,强行把许老四带走了,这样县城食铺就少了个人,许老三无法让花娘两口子去,而镇上这边,只好请了个掌柜的坐阵。
“哎哟,可算是把你们盼回来了。”
中秋这天,周氏和许老爹左盼右盼的终于在晌午后把许老五一家和许老四盼回来,几人是坐马车回来的,还带着在省城买的东西回来。
周氏伸手过去接住自己的小孙子,有一段时间没见了,觉着孩子又长大了一些。
“在省城住得可习惯?”
周氏逗了一会儿孩子后,许老爹把孩子抱过去,周氏问起了杏娘在省城的情况。
杏娘笑着说一切都好,和周氏说了几句话就进厨房帮忙去了,没道理都是儿媳自己就在外面等着吃。
张寡妇跟着女儿女婿一起回来的,也直接来了许家老宅这边,她那边的房子许久没有住人,而且回去也是她一个人。
两个老太太就一边照顾着院子里的孩子们,一边说着在省城的情况。
许家的中秋节过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