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琪是一个做梦都想要有500万的人,每次看到这个做梦都想要的故事,仿佛下一句总是有个但是。
但是,这个故事没有但是,她就是有了500万,是正道儿来的,而且她自己对于这个钱的到来也是意外的。她是属于运气特别好的那一类人,所以连去上班儿,都总是遇到好的领导帮她,而且是去的一家苛刻的,业绩要求特别严苛的公司哦。
但是现在瑞琪就这样已经拥有了500万,她看到她银行卡上数字之前的几天,就已经知道这个事情了。毕竟这笔款要汇进来,她是知道的,而且也很清楚。
但是她还是很惊讶,在家里呆了一个星期,那一个星期她都没有出门,仿佛这个世界跟她没有一点点关系,但是因为钱的到来,又出现了很多的关系,她想像着自己要去花钱,去在这个世界到处走一走,停一停。
“经历了长期的精神紧绷状态,也确实应该好好放松一下了。”瑞琪对自己说。
可是要怎么放松呢?回顾自己的生活,已经很放松了。
可是什么又叫做放松呢?比如不上班,在家里,看起来很放松对吧,专业术语叫做“很有松弛感”。
可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就好像活着活着一定要有点什么安排考虑的地方,如果不考虑呢?
不考虑也一样的,总会有人来替你考虑一下,帮我一下这个,帮我做一下那个,你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人、乖巧又懂事的乖乖女。
不,瑞琪是受够了这些,明明心里很不舒服,但是面对别人,尤其是那个叫做妈妈的人,她一点儿也不懂得拒绝,最后自己在几十年的,并不是很长远的相处中憋了一肚子气,于是勇敢的选择离妈远点儿。
虽然心里有一部分就是特别向往母爱的,那是一种完全的允许,包容接纳和理解。
现实是听到老妈说话都会有点头疼,应该是她太奇葩了,并不像是世俗中的人类。更是不懂得什么人情事故,故事还差不多,也没有参与过很多的故事。
有一段时间她会觉得自己被家里保护得太好了,当然也有她对于人情事故不屑一顾的成分。
怎么说呢?就好像人的一部份需求被一个叫做自己的东西给活活切割掉了。
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瑞琪老是觉得自己有点儿不正常的原因。
比如说关于钱吧,她是一点儿也不愿意付出,老是斤斤计较,但是嘴上从来不说缺钱,实际上什么也不敢买。
某一天看到读大学的堂妹说起来要让她父母报销买鞋子的钱,那时候她有点恍惚,原来,原来吃喝穿玩儿都是可以找父母报销的!
没有办法,那个时候被深度洗脑为家里很穷,却从来没有反思过她每一次的生活费是按时打到卡上的,每一次要钱基本父母跟个提款机一样会吐出钱来,每一次学费都是按时交的,她的妈妈是一个很有意志力的女人,甚至说你要读书,砸锅卖铁都供你上学。
可是她很不喜欢上学啊,这种压抑的感受在她大学时候闹了一次退学风波,再读到研究生的时候,直接变成了行动。
“钱是什么?”
大部分人只会埋头赚钱,为了数字好看点儿,为了心里心心念念的好生活,却没有问过,钱是什么?我喜欢钱吗?我爱钱吗?我对于钱是什么态度?
这其实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