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皇明圣孙 > 第273章 巡抚凤阳

第273章 巡抚凤阳

“尚炳,你记住,无论我身在何处,伱都是我的儿子。你母亲的事,我绝不会就此罢休.观音奴,还有那个朱雄英,他们欠我们的,迟早要还!”朱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朱尚炳心中一凛,他从未见过父亲如此决绝的神情,他知道父亲心中的怨恨已经根深蒂固,想要化解绝非易事,但他也明白,自己不能卷入这场纷争之中,他还有自己的路要走。

“父亲,孩儿明白您的苦心,但孩儿以为,与其沉溺于过去的怨恨,不如着眼未来.辽北虽苦,却也是磨砺心性的好地方,或许在那里,您能找到新的方向。”朱尚炳试图以理服人,但心中也清楚,这番话对父亲来说或许太过苍白无力。

朱樉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最终,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尚炳,你长大了。”

说完这番话,朱樉似乎卸下了心中的重担,整个人看起来轻松了许多。

朱尚炳见状,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些许不安他很清楚,父亲虽然表面上接受了改封的事实,但内心的怨恨却并未真正消散。

而此刻的京城,随着秦王改封决定的公布,朝野上下再次掀起了一阵波澜,有人为朱樉的遭遇感到惋惜,但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他罪有应得。

很快,朱元璋也宣布了由吴王朱雄英作为“天使”,代表他巡抚五京的任务。

嗯.大明第一个“巡抚”,就这么诞生了,只不过不是朱标,而是朱雄英。

按照现在的交通条件,肯定是要走中京凤阳-东京开封-西京西安-北京北平这条路线。

至于从西安到北平,是经由陕北然后走宣府大同一线。

还是从山西向北到太原,出井陉道进入河北,由滹沱河北上,就得到时候再定了。

收拾好行李,朱雄英也没有太过婆婆妈妈,跟身边的人告别之后,便在文官武将组成的队伍以及大批军士的簇拥下北上。

第一站,就是中京凤阳。

凤阳建置,上溯秦汉,设有钟离县。

在出了个朱皇帝之前,钟离最有名的,就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钟离之战。

面对南梁的北伐,北魏号称有百万之众,一度把梁军打的溃不成军,战事顺着淮河沿岸展开,而钟离很快就成为了主战场,这场战斗打的字面意思上的“江河断流”,魏军阵亡将士遍布淮水百余里,使淮水为之断流,宇宙大将军侯景对此的评价是“钟离之役,匹马不归”,可见惨烈程度。

因此,大明立国之后,民间也有传言,说钟离古战场的杀伐气,汇聚在一起投胎转世,生了这班能征惯战的明初将帅。

而之前的钟离是归濠州管辖的,洪武二年改钟离县为临濠县,三年改临濠县为临淮县,六年置中立府,七年改中立府为凤阳府。

朱元璋赐府名“凤阳”二字,除了名字好听喜庆,也是有缘由的,因为洪武七年就将府治从原来的地方,迁往凤凰山之阳了。

而朱元璋对于自己的老家,其实是相当上心的,不仅给了乡人很多赏赐,而且参考刘邦“汉太祖高皇帝丰县生,沛县长,得天下免丰沛二县之民粮差”的操作,免了凤阳以及临淮的十年赋税,而十年以后也是执行的减免政策。

除了给钱和减免赋税,朱元璋当年还一度动过把大明的京城确定为凤阳,让文武百官都迁到凤阳来的想法.当然,这里面也有认为应天府离中原太远,控制北方费劲的考虑。

总之,凤阳“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把凤阳作为中都,可以更好地弥合南北分裂。

为此在明初,花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营建凤阳,把一个极为贫瘠的地方,硬生生给建的颇为宏伟,不仅圜丘、方丘、日月社坛、山川坛和太庙要有逼格,而且石构建筑也要雕饰奇巧,使用龙凤、海水、云朵等纹饰。

为了统筹管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直接在凤阳搞了个项目部,呃.正式名称叫“行工部”,这里的“行”跟“行中书省/行省”是一个意思,属于工部的派出复刻版,让汤和、吴良等人督建,总共动用了十万工匠和几十万士兵、民夫、囚犯。

但是“奇观误国”这个道理,确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等到朱元璋亲自去凤阳视察的时候,就发现搞了这么久,耗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还是个半拉子工程。

甚至工匠因为工期紧任务重,被累死了不少,其他工匠为了发泄心中怨恨,还在宫殿上弄了诅咒的东西,类似于画小人。

当时国库吃紧,对于周边地区的征伐也没有停止,再加上认识到了凤阳老家确实不是做都城的料,营建凤阳也确实劳民伤财,朱元璋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