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隐相 > 第89章 坏了!冲我来的!

第89章 坏了!冲我来的!

第89章 坏了!冲我来的!

秦王、晋王、燕王等人,齐齐离开座位,跪拜在地……“儿臣不敢!”

太子朱标,此刻也深知父皇之意,

这一刻。

此次经筵的目的,已经水落石出。

陛下赫然是告知众人,就算是他如大汉高祖,分封刘姓子孙为王之后,只要身居京都的景帝不强逼!

那么七国之乱就不会发生!

看似是汉朝内乱!

实则是景帝自己所为!

他也是在告诫朱标,以后这个大明皇帝,你自己该如何去当——勿要削藩!

而他也是借此,告知百官——勿当晁错!

此刻,一众大臣,纷纷看向胡相,想到之前的猜测,暗道果然如此!

赫然是陛下,要借着邓愈大胜之后,分财权给勋贵,分兵权给藩王!

本来还笑着的朱元璋,脸色猛地沉了下去!

你还不如不说!

如果内容出错稍后用浏览器尝试阅读!

但方孝孺怡然不惧,刚才的平和景象也被彻底打破,转而变得混乱起来。

“纵然刘氏子孙坐享富贵,又何尝不能和皇室,一起共江山呢?身怀利刃,杀心自启,这一点老夫是认可的。”

考校我是吧?

苏闲所幸脱口而出。

“效仿前宋?所以武备废弛,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第二次、宝钞!

宝钞提举司设立两年,在中书省内,六部官员都干扰不了其丝毫运作。而每年的加印更是常事。

“砰”的一声,朱元璋忽然哈哈一笑,他的语气依旧温和,没有之前的急迫和焦躁,“原来这就是你们的意思?”

方孝孺先是语气一顿,旋即再度道:

“到了景帝,并非是景帝先要削藩,而是局势已经到了不得不为的程度。外有匈奴,内有隐忧,晁错如若不辅佐景帝削藩,难道要等到诸王坐大,汉室凌弱之时……”

“朱先生,咱现在就是在吸取前宋的经验!”朱元璋语气冷漠。

第一次,空印案!

当时整个国朝是先开始,认为陛下雷声大、雨点小的。

突然!

啊?

提及其的涂节,此刻猛地看来。

“这是为什么?”

反倒是身旁,三老贤臣的另外一位身影,稍显年轻,不同于刘三吾看上去,像是一个和蔼的富家翁。

“倘若高祖分封天下之时,只给其名,而不给其兵权。”

方孝孺说着说着,已经是苦口婆心,“为何诸多先贤帝王,一路前行,在一团迷雾中打开局面,照亮前路,才有今日。”

“更何况,吴楚等国打“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谋逆,景帝已经退了一步,诛杀晁错,按理来说,已经完成了他们清君侧的名义。”

“在此事上,难道还能怪罪于景帝削藩吗?”

侍御史涂节忽然跨前一步。

方孝孺躬身道:“大周也有内乱,也有西周与东周。”

这一刻。

“真到那时?大汉皇室,可还有景帝和晁错?”

话音落下。

就连方孝孺先是愕然,旋即想到什么,面色复杂看向旁边。

“曾经在朝堂之上,空印一案,诸臣大多奏折,都是言及冤情,唯有一个奏疏,让臣都觉得胆大包天,却又别开生面。”

“可为何后世皇朝,就依照尔等所言之削藩,却最多两三百年不到?”

“自然是抵御了。”刘三吾道:“所以才有其坐大,拥兵自重的机会。”

“哦?”

此次是经筵,不论说什么都不能怪罪。

朱元璋可谓真的是被方孝孺气得,直接点明目的了。

“但若是能效仿前宋,设立枢密院,平日是只在战时,才会调兵遣将,以文御武……”

诸臣似乎想起什么,连忙朝着一处看去。

但正如他所言。

但后面发生的,却是陛下那钢铁一般的意志。

“更何况,咱心里自有计较,也会对藩王有所限制。”

朱元璋脸色慢慢缓和。

刘三吾没有说话。

“不知此次,可否让这位麒麟子,也说说他的意见?”

这一刻,哪怕是逆反心理……

嗯?

这时,两位高高在上的丞相,终于睁开了眼睛。

“你……”朱元璋显然没想到,此人敢丝毫不给自己面子。

百官反驳一句,他能说十句,根本就劝不了!

这一刻。

“腐儒!安敢乱我弟兄情谊?”秦王朱樉怒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