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崇祯1642 > 第52章 战场长谈

第52章 战场长谈

李定国看到余升从对面走了过来,并且身边无一名随从跟随。认为非对方主帅而只是个传令士卒。待余升走到他的跟前,再观其相貌气质才觉得是自己误判了,这人定是核心人物!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欣赏,比如曹操对关羽,比如周星星电影里的那句经典台词:可是我一见他就很欣赏他诶。无厘头的解构主义,难道又不是一种人类从思想反馈到行为的存在吗?

余升见这李定国不过也是才二十出头的年龄,他生的身材魁梧、相貌奇伟,而眉宇之间的一股浩然英气那是更显出彩,果然是相由心生。余升拱手行礼道:“定国将军,久仰大名了!”李定国则是很礼貌的还礼道:“兄台客气了,不知该怎样称呼?”余升道:“鄙人姓余名升,为长沙府前知府堵胤锡之幕僚,因在跟随堵大人平定梅山之乱中而身陷敌营。然而观当今天下局势已经糜烂日久,百姓们更是颠沛流离、朝不保夕!鄙人于落难中感悟天机,所以索性改投了这梅山之主萧相宇,现为其麾下总执行官。”李定国听完余升的介绍后说道:“余大人也是性格耿直之人啊,没有避讳自己的出身。”余升笑道:“事实就是事实,有什么可避讳的?难道学当今那崇祯皇帝,因为他个人的从来不肯直面事实,而导致天下成了如今这副模样?百姓受苦不说,可能还要祸及其家人子孙!”

李定国听完,确是沉默了好一阵后才说道:“余兄所言不虚,明朝廷党争多年,而结党又只为营私并且荼毒吏制,政令难通。以致地方对天灾人祸再无任何治理效果,只能是听之任之。至崇祯登基之后近十六载,又并无有效之抑制措施,以致王土之上富者更富、穷者更穷。我等苦寒边塞之地男儿,但凡只要有口吃食,怎又会走上这扯旗造反的谋大逆之路呢?”

听完李定国的讲述,余升也一时不知该作何回答,李定国对明朝的这番理解绝对是感同身受的,而他对明朝的认知大部分都来自后世的史料,虽然穿越后与明的地方官吏有所接触,但是对明朝廷的上层内部政治格局了解,他可能还真不如常随张献忠左右的李定国。既然大西与大明互为对手,你来我往的情报系统肯定是存在的,只是这些历史的细节却淹没在这岁月长河中了。比如崇祯十一年,张献忠屯军谷城接受明朝首席和稀泥专家、明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熊文灿招安时,张献忠能不知道明朝廷内部那点事儿?能不知道该押谁的宝、该抱谁的腿吗?虽然仅仅两年之后的崇侦十三年,他又因为复叛而把熊专家的大腿给抱废了,熊文灿本人落了个被崇祯下狱身死狱中的下场!宁为太平犬,勿当乱世官!这可能也是后来的洪承畴能走上汉奸之路的一段心路历程吧?君主太刻薄寡恩,臣子只怕也是会罔顾民族大义的,再高的道德标准下也不能忽略了人性,这始终善恶并存的人性!如今站在余升面前的这位李定国的人生轨迹,刚好又是洪承畴的对立面,他似乎并没有被南明的那群死到临头还不忘蝇营狗苟、继续发扬紫禁城里内斗传统的那帮官员们伤害到,还是义无反顾的走完了自己的英雄之路。余升在考虑要不要在这里就变更一下这位英雄未来的职业道路呢?但是正如他刚开始的担忧一样,发展到这个时期的他又不想过多的干扰历史本来的轨迹,失去了李定国的张献忠会实力大减,从而也会打破另外几股势力的平衡关系,此时的余升又不具备收拾天下残局的实力,而混乱期的延长倒霉的无疑还是天下百姓。

思虑良久的余升对李定国说道:“定国将军,如今你大西军来到这湖广之地,所求也无非钱粮二字吧?但在湖广除了我这小小的梅山,还有位朝廷的湖广总兵左良玉时刻紧盯着你们呢!而我们之间是否还有何不动刀兵的良策?” 李定国说道:“余兄,实不相瞒,此次奉家父之命来梅山不为钱粮,而是梅山的火器与兵源。如今战场高下已决,还望余兄念及天下苍生,而助家父早日结束这番乱局,我大西也定不会亏待梅山的!”余升内心轻蔑道:这张献忠可还真敢想啊,不是顾及他收了这么个好儿子,我特么灭他十回的心都有了,叫你还敢把主意打到老子头上!

想归想但嘴上不能这样说啊,余升抑制住怒火,和气的说道:“定国将军,你看我梅山将寡兵微,自保尚可,而若是要随八大王佂战天下,则是心有意而力不足啊。至于这梅山火器,其实生产效率极低,如今我梅山有这番装备规模也是经过多年积攒下来的。刚刚与将军的交手你也看到了,兵卒的作战方式完全与你们不同,而训练出这批兵卒能熟悉的操控这种火器,又是至少十年的时间方可,而就算现在开始训练,如今瞬息万变之下大西还能等十年?”李定国反正是不懂,余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