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 > 第507章 往事

第507章 往事

,早早托人走了关系。!y¢o,u,p\i+n^b.o+o^k?.?c~o,m/

杨远自幼便寄托在“泉州·龙霞府”的老船工门下学艺,继承了他的手艺后,便开了一家船坊,于是便召集族中子弟过去帮忙,有的是一些远方亲戚,但更多的是同乡学徒,鼎盛时期“杨氏船坊”足有两百余名船工。

不过杨远的经营理念与老船工是一脉相承的,收了这许多学徒干活,只管包吃住,却不给工钱,学艺成了,就可另立门户,但也可以留在坊中拿长工的一份薪金做事,这样大家生活在一起,便如同家人一般。

二兄名叫“杨宗文”,他却是杨家老爷寄予厚望的苗子,颇能读书识字,便一直留在家中读书,希望能够考上功名,但或许是才情不佳,又或许是时运不济,一直未有得偿所愿,早早的便病逝了,只留下孤儿寡母,便由“大兄·杨宗业”一家照顾着。

杨宗业也算是有做族主、大哥的气度,他给自己这个侄子取名“杨山”,跟他儿子合成“远山”之意,不但将其视为己出,还是每月支钱给杨山继续读书,要让他继承他父亲的遗志。

杨山果然不负众望,在“文举”中脱颖而出,得了一份功名,只等上京点报后赴任,谁也没想到二兄这一脉命途多舛,杨山随了他父亲的短命,还未曾动身,也便病逝,不但刚到手的功名成了空,还留下个未满月的孩童,杨宗业便给这孩子取名“杨威”。

杨威的母亲还是太年轻,见丈夫早逝,便也没了守节的心思,某个深夜便留书改嫁去了,杨宗业也没去留,反正心都走了,便是将人留下,也是没用。

或许是怕杨威重蹈覆辙,杨宗业在他还小的时候便送去学武,想让他强身健体,别随了老二一家的“短命”。

没想到这个小子居然是个练武的材料,多方学艺后,修为见长,在江南武林中都是颇有名号的,直到杨家出事,杨威才遁走海外,成了白三娘子麾下的海将军。

杨毅这一支自不用表,他自己可是比谁都清楚自己的来历,他不清楚的,怕是杨远也道不出个所以然,唯独有个故事却是杨远要让杨毅知道的。

原来杨宗焕虽然练了些庄稼把式,实际上到三十五岁时都未曾有什么大的出息,整日里抱着杨家老爷传下来的一本破武学秘籍在胡练瞎练。

那一年杨山二十岁中了功名,举族庆贺,可是隔日便要发了丧事,杨山虽然不能自己去领了功名,可是“大乾王朝”还有个“恩补”的制度。

“恩补”又叫“顶科”,其本意是家中有一个参加编制工作的人因意外去世,或者提前退休,可以在三亲同族之中推荐一人顶上这个编制。

这个政策原本的意义大概是高帝想要笼络寒门士族的人心,用来对抗势力日益壮大的勋贵集团,但同时也是为了确保贫苦人家能有一个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确实体现了高帝“仁爱宽厚”的品德。

杨毅的父亲杨宗焕就是靠着杨山的“恩补”才去的皇都,但是他只有通脉境的修为,又不通文墨,点报之后,虽然得了一官半职,却是分到了武职,成了宫城中的一名小小的随殿侍卫。

谁也想不到,就是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个不起眼的随殿侍卫突然便是时来运转,得到了高帝的青睐,不但成了“天子门生”,而且修为突飞猛进,同时还续了娇妻,可谓一时春风得意。

最后便是老四这一支,老四“杨宗富”却是继承了家业,那三亩良田便是在他手上好生经营,一辈子勤勤恳恳,在杨宗业离世、杨远继承族主之位前,族中事务还交由杨宗富处理了一段时间,可见其在族中颇有威望。

杨宗富倒是生了一对儿女圆圆满满,可惜的是他的儿子“杨辛”连生了三个女儿,都没有生得一个儿子,最后还是杨远过继了一个小儿子给杨辛,让老四这一支得以延续,那个小儿子也就是现在的“杨灿”。

杨灿是生得一副富贵相,很难想象他今年才二十出头,却有着一张年近四十的脸,不过他在杨宗富的教育下,为人踏实、诚恳,在老四这一支三代人的经营下,杨家三亩良田,已经翻了百倍,甚至做起了“粮米”生意。

杨家老爷给这老四取名“杨宗富”倒是真的人如其名,整个杨家算是这老四一支最富有。

这也是为什么杨灿对他的大伯那么上心,因为杨远也是他的亲生父亲。

一番详聊,杨毅总算清楚了自己家中的事情,倒是感慨这杨家内情的错综复杂,转念一想,谁家不是都有本难念的经,如同他们这家族如此和谐护爱的,本就很难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