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一捻陈风 > 超越前的回归

超越前的回归

单的几个字还有额外的意思,它们承载着穆鹏的当兵梦。然后就在几天后,穆鹏发现木板被重新拼接,那句话没了,当兵的梦也消散了,他对父亲失望透了,从此这个隔膜形成了,俩人距离感也拉开了。母亲对自己很好,总是过度宠爱他,家里的活从不让他干,每当他要去帮忙时都会被阻拦回来。她一直拿他当孩子,结果他长大了依旧是个孩子。穆宝财和余桂华吵架、打架,奶奶找余桂华吵架,这所有的一切都深深烙在了穆鹏的记忆里,于是穆鹏开始记恨父母,怪他们把自己变成这个样子。随后有纠正自己,父母养大自己,千辛万苦,不容易,他又感恩父母。他又反思自己,自己是不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呢?答案是否定的,逃避既保护了他,又让他失去责任感,失去勇气,失去信心,失去改变的能力,于是他又开始自责了。三种想法自然水火不容,它们也打架,穆鹏感觉要疯了,深陷记恨、感恩和自责的循环里,无法自拔。父母因有事儿回家了,想打算秋收过后再来,穆鹏没说话,他们也没过来。穆鹏认为这段时间还是独处的好,毕竟伤害自己无所谓,让父母跟着受伤,他也是于心不忍。于是他又痛苦地度过了四个月,真可谓度日如年。在家待着的这七个月他没有买新书,而是把这一百二十多本书又重新读了一遍。果然读书还得第二次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这一遍他看到了真知灼见,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了。因为书本第一次读时很陌生,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和有趣的故事里了,从而对深层的隐晦的哲理领悟不深。这一次重复注定是颠覆性的,他找到了智慧之眼,并且自己正在拥有它。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里边儿提到的一切价值重新估计,永远回归,这不就是自己要做的事情吗?他开始了解,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不完美的,也就是说都是负数,有的人穷尽一生还是负数,可能是他一直没意识到自己处于这样的状态,可能他知道,想改变,没做到。穆鹏知道了自己的使命,要回归,回归到零刻度线上。要回归就得对一切价值重新估计,要以零刻度线上的人的视角审视,这样才不会偏颇,才是客观的。穆鹏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孔子的中庸思想么,它曾被无数人解读错误,没想到是如此伟大。他早已和孔子神交,俩人亦师亦友,这个视角他是具备的,突然的惊喜最是让人开心。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希阿荣博堪布在《次第花开》中讲到,痛苦的根源在于我执。穆鹏找到了自己痛苦的根源,小时候看到父母打架,一直希望他俩能和谐相处,而这就是他的执着,所以他们但凡拌几句嘴都会让穆鹏难受,越难受越执着,越执着越难受。书中讲到世事是无常的,人们总想要把不确定的事情确定下来,这又是一执。就像我们尽管很努力,明天突然死了,死了也就死了。每天死去的人很多,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但还是要遵从世事的无常。书中又讲到凡事必有因果,因一旦形成,果报总会显现。穆波和穆鹏的一次交谈,让穆鹏冲破了心里的最后一层障碍,她提到余桂华和穆宝财的行为也是由他们童年阴影的影响,他们也是受害者。穆鹏结合因果律,不断地反思,突然感觉舒服多了,他终于可以从记恨父母和感恩父母的二元对立中解脱了。余桂华的父亲赌博、找女人,导致夫妻离婚。他一直被人诟病,而余桂华的生活圈又和他很近,所以余桂华不得不承受这带来的后果。加上父母离异,母亲再嫁,对她内心的伤害也是不可估量的。她把弟弟妹妹从小一直带到大,她早已经习惯照顾身边儿的亲人了。所以才拥有焦虑、要强、自卑、缺乏安全感的性格。穆宝财的父亲寡言少语,并没有教给他什么,母亲又时常疯疯癫癫,哥哥总被人诟病,这些无形中又决定着他的命运。心事重、敏感、自卑、好面子,这些都被强塞进他的性格里。他也会很无力、也曾努力改变,然后被现实狠狠地打了回来,最后彻底放弃挣扎。而这两种性格的人在一起,就又会造成一场悲剧。余桂华的家庭造成她天生缺乏安全感,加上她对家庭的需求感十分强烈,所以她会对穆宝财百般的好,并把他抓得很紧。而这又无意中让穆宝财有了窒息的感觉,加上她把穆宝财当孩子对待,结果就出现了一个想反抗她的叛逆大男孩。穆宝财又爱面子,他想要处理一些事情,独当一面,余桂华又担心,又一把揽过来。结果就是余桂华的付出得不到同等的回应,总想让穆宝财也这么对自己,然而怎么可能,正常人也做不到,何况是积存怨恨的穆宝财。穆宝财总归是要反抗的,办事不让,说话总归可以了吧,说话又不让,那我就得找理由打你了。俩人的命运就这么定下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