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四合院:红火岁月的过客 > 第八章 东安书肆(已签约,请放心追读)

第八章 东安书肆(已签约,请放心追读)

摊位前站定一会,听听旁人怎么划价,一样也没出手。倒不是说陈建南眼窄心高,甚至可以说恰恰相反,脑海里有一个声音在疯狂的跳动——“买买买!”

可一来囊中钱财本就不多,在没有确定收入的情况下即使谈不上要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可也要能省则省。

二来陈建南明白,即使还远没到几年后的风起,“投机倒把”在此时更多针对的是建国前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可明目张胆的展示这种带“尾巴儿”的兴趣爱好,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三来即使想利用这份眼力见儿挣钱,光有来路,没有去处,无非是在空间里多堆砌一些书籍旧物等着吃灰而已。

正这时,就听旁边俩人闲聊道:“听说没有,最迟今年底,上面”说着笔画出一个指头往上指了指,看左右没多少生人,继续压低声言语着:“要以中国书店为主,号召同行业的书店、书摊一起,合并、改造,以后呀,且别说东安书肆了,隆福寺、琉璃厂,都得没。”

另一人“呀”的一声,也看看左右,熟稔的从一堆旧书籍里东翻西翻的挑出一本《眼科百问》来,问面前的摊主:“您知道消息不?”

那摊主呲出一口大黄牙来,舌头抿了抿嘴角的哈喇儿,头往对门书店一怼:“早五月节的时候,对门如是斋的那老板儿回来就哭了一场,说是打他爹手里传下来的牌匾眼瞅着就要保不住了,我是无所谓,大不了自己个儿给自己个儿来个卷包会儿,哪能叫自己没有辙儿啊。”

“哟,不都已经公私合营派了公方经理了吗,怎么就到摘牌子的地步了?”后搭腔那位明显精神头不在那本《眼科百问》上了,书脊直耷拉着戳到摊儿上,见眼前这位摊主一脸的幸灾乐祸就知道再问也没什么东西了,转头搭理起最先言语的那位:“马爷,刚说的那中国书店是哪家地面上的,口气这么老大,吃同行呀!”

只见那位马爷边翻书边摇头:“南新华街那,已经挂了文物商店的国营牌子了,近几个月见天的有人过去瞅,谁也没见过老板。”冷不丁转头看向陈建南:“劳您驾,许是知道些消息?”

陈建南哪懂这些啊,抬手晃了晃手里的菜篮子,面上又露出那副人畜无害的腼腆表情来。

马爷也只当是个路过听故事的买菜崽儿,回头冲着一口大黄牙的摊主继续显摆到:“听说这还是第一家,往后还要可着琉璃厂、孔庙地界儿开分店儿,以后哪,咱再遇上您,保不齐得称您一声'经理'哩!”说罢也不等摊主回答,自己就呲着牙笑将起来。

大黄牙也不羞恼,跟着呲牙笑道:“那可感情好,公家的买卖好营生,咱也直管吃工资夹公文包哩!”说罢,几个人笑作一团,陈建南见没别的新话题了,又抬腿往前走去。

没两步远,就见旁边幌子底下有个夹包袱卷的中年汉子,一个劲儿的朝自己招手,见他看过来,手挥的更勤了,眼睛都跟着亮了起来。

陈建南没搭理,准备继续往前面摊位再看看,毕竟按照刚那几人的说法,估计要不了一个月,这东安书肆就得烟消云散。没留神那中年汉子直过来拉了他一把,直拽的陈建南一趔趄,怒喝道:“怎么爷们!看我年纪小要拿我做垫子么!”

那汉子直愣愣呆了呆,紧忙摆着手躬身把陈建南往回请,嘴里言语着:“哪能呢,看您脸嫩像我小舅子,给您赔个不是,原谅则个。”陈建南也不搭腔,斜眼睨了一眼这汉子胳膊里夹着的包袱卷,拍了拍他刚拽过的衣服袖子,重新走回书摊区。

倒不是陈建南装腔作势,实在是有些手法哪怕过个百年,换个包装就能继续大摇大摆的等着人往里跳。这中年汉子看着还不怎么穷酸,要知道“前世”可还有一身混凝土泥灰点带着安全帽的“农民工”兄弟搁大街上大摇大摆卖王八呢!

再瞅了一会,对现在这年月古籍旧报行情大概有了点谱,心里盘算了一会,还是觉得不如安安稳稳过十几年,哪怕搁四九城满大街小巷收废品都比眼下乖张更稳妥些。只当是乡下小子进城开了眼,提溜着菜篮子往另一头出口走去。

走过大黄牙那个书摊,马爷和另一位已经不见了,唯有大黄牙看他看过来,呲着牙对着他竖了个大拇哥儿,见他眼神里带点不解,直把嘴往那中年汉子方向一撇,点了点头就不再看陈建南。

陈建南明白刚刚那一幕应该不止发生过一次,有心言语两声可想了想自己刚刚还定下的决心,笑着摇了摇头,直出了东安门大街顺着北河沿往南锣鼓巷方向走去。

快到炒豆胡同的时候,陈建南趁四下无人找了排电线杆子,手往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