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恩和吴国华是4天后会到北京城的。
见面的第一时间,朱慈炯便询问了他们对关外满清的看法。
上次战斗看起来已经消灭了满清主力,没有想到仅仅过去了月余时间他又凑出一支10多万人的部队。
这战争能力还是有些吓人的,且不知道他还能动员几次。
“陛下!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这一次满清补充兵员主要是曾经的明朝将军和蒙古部落。”
他是朱慈炯不问,宋延恩也想把消息告诉他。
朱慈炯听明白后没有任何表示,心里悬着的石头却放了下来。
这么说,证明满八旗在之前的战斗中受创很严重,以至于他们都补充不出多少兵源。
至于投降的明军和蒙古部落……,所能形成的战斗力有限。
现在也不过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朱慈炯的脸色也稍微好了一点。
开始询问宋延恩和吴国华的意见,两个人对如何清除满清其实都有自己看法,不过等他们说出来后,朱慈炯觉得他们的看法还多多少少有些不切于实际。
满清再怎么说地盘上看起来也比北明更大,更强盛,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
朱慈炯沉思觉得应该好好琢磨一下该怎么办。
却就在这时候,通讯兵火急火燎地奔上大殿,甚至都忘记应该先传禀一声。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山海关……山海关丢了。清军以大举入侵,现在永昌城外正在被大批清军围困,有消息透露清军分兵已经开始攻打蓟州!”
“啊?”
一瞬间朱慈炯以为自己听错了。
山海关怎么可能丢呢?东北军刚刚补充过去。
想到这儿后,他立刻明白过来,给东北军补充的那12,000人现在正在蓟州城修整。
还没有正式被派往山海关,也就是说山海关现在所有的兵力加在一起不过2000人。
“细说!怎么回事?”
朱慈炯的表情已经变得相当难看,同时宋延恩、吴国华两人也充满了震惊。
“陛下,我们出发之前山海关一切正常,防御方面更是不应该被清军钻空子。”
“陛下,这肯定其中有事情。”
朱慈炯没有说话,脸色依旧难看,其实他脸色难看并不是因为这突发事件,而是这一切和上一世的历史似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南明朝廷成立,大顺军退出北京,大西政权建立,清军攻克山海关……这一切的一切和上一世几乎如出一辙。
本以为他重生到了这时代可以改变上一世的历史,但现在发现历史还是按照他原本的轨迹在进行。
在某一个位置上出现了偏差,冥冥之中就会有一种力量将重新引到正常的轨道上。
这时的朱慈炯心里面一团乱麻。
如果真是这样……那该怎么办?
北明政权算什么?
这短短的时间,信兵终于喘匀了气息,从头到尾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首先一个爆炸性消息就是多尔衮已于十天前不治身亡。
皇太极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成功执掌权柄,成为新一任摄政王。
这次整顿清军兵力,突破山海关就是他的手笔。
朱慈炯在听到这儿,不仅叹了口气,看来历史在大方向上是不允许被改变的。
多尔衮虽然死了,但立刻有人接替他,拥有着和他同样的权柄和手腕。
甚至就连职位都相同。
“山海关守将呼延卓尔和白城两千户在大将军宋延恩军师吴国华离开之际,掌管了山海关兵权,并打开城门向清朝投降!”
听到这儿朱慈炯抬起手,轻轻的挥了挥,信兵识趣闭上了嘴巴缓缓的退了出去。
他微微抬头看向窗外,许久后才叹了口气道:
“看来终于到我北明生死存亡的时候了,宋延恩!”
“末将在。”
宋延恩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此时朱慈炯招呼他,他立刻站起,躬身施礼。
“命你立刻赶往蓟州率本部兵马迎敌。”
“末将遵命。”
“吴国华。”
“末将在。”
“令你在北京城统筹所有壮丁、军力准备时刻支援蓟州。”
“末将领命。”
朱慈炯降罪给两个人,他们两人的忠心,不需要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