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再也没有他进入北京时的意气风发。
现在的他看起来好像苍老了20岁,两鬓斑白,身材也有些佝偻。
龙袍穿在他身上,看着就有种很不得体的感觉。
这段时间,他度过了人生至暗时刻。
从孤注一掷派人刺杀刘敏宗,大顺政权内就一直不消停。
直到半个月前,他才终于勉强将大顺各个军阀安抚住。
没想到北明军队又开始向潼关集结,大有要一举推平大顺的意思。
李自成甚至都有种苍凉的悲壮感。
难不成自己这大顺皇帝做到头了?
正当他面露苦涩,还想说什么的时候,群臣中有一人走出了队列,躬身施礼道。
“皇帝陛下,北明地盘虽小,但发展技术要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政权,并且他们部队作战勇猛,火器先进,在诸多势力中,最有可能一举问鼎。”
李自成最不愿意听这话,差不多从鼻子里哼出一声。
“这些还用你说吗?快和朕说说该怎么办?”
那大臣名叫寇华松,曾经是高迎祥部下谋士,后因和刘敏宗闹矛盾,被排挤出核心圈子。
直到李自成当上大顺皇帝,才又重新被任命为御前大夫。
此刻寇华松呵呵一笑,不急不躁道。
“陛下,您忘了现在和北明有争端的可不仅仅只有我们大顺,还有大西、南明和满清!我们和大西政权唇亡齿寒,若我大顺被灭,北明势力将直面面对大西!”
此言一出,朝堂上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又有一名文臣走出了队列。
“陛下!寇大人所言极是,不仅仅是大西,南明似乎也并不想让北明势力壮大,前几日南北明冲突,南明损失了十万精兵,恐怕此时心中憎恨。”
此刻说话的是户部尚书郑品原,此人也是李自成嫡系骨干。
这话一出,李自成双眼立刻冒出光芒。
“对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大西和南明也许看我大顺不顺眼,但我大顺若亡,壮大的只有北明,只要不想让北明壮大,他们就不会袖手旁观!”
李自成又重新找回了自信,一瞬间腰板都比以前挺直了不少。
“传令下去,立刻派使者带金银珠宝和我亲笔书信赶往大西、南明、满清联和他们一起结盟!”
“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北明,潼关。
只能最多容纳2万士兵驻守的潼关,此时已经挤满了25,000人。
这些人被统一划进西北军,由李若琏亲自指挥。
李若琏也在这段时间不断的让部队磨合,等待着后续的战略资源源源不断的送入通关。
等一切准备就绪就以潼关为据点,开始对大顺军进行清剿。
朱慈炯把这些资源交给李若琏后,这段时间在北京城内也有些心神不宁。
经过他这段时间的安排,北京城各个职能部门充分运作起来。
劳动力都得到充分释放。
除此之外,各工坊也都加班加点,同时北京城也囤积了大量粮草。
这些还没有让朱慈炯得到满意,他深知未雨绸缪,在降军中再次挑选1万人,在北京城外城由千户侯王子华带领练习。
一切都在紧张的筹备,却不想这天一只信鸽飞进了北京城。
马跃群得到情报后,第一时间面见朱慈炯。
“陛下,总理大太监魏定方派人传信,有重要军情禀报…”
“哦,南明又搞什么幺蛾子了?”
朱慈炯一听是魏定方发来的情报,放下了手中的笔,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南明自从秦良玉被杀损失十几万人,已经元气大伤,没有一年时间别想恢复过来。
难道他们还想要出兵再一次北上?
按道理来说,南方那些军阀并没有受到战争影响,他们手中的士兵数量,粮草钱粮这些都应该是比较充足的。
短时间之内再组织一支,甚至是组织两支大军都有可能。
可他们毕竟是各地方军阀,才不会把力量都凝结在一处。
彼此相互之间肯定都会撤走。
就拿秦良玉来说,秦良玉战死,他的几个儿子也一起殒命战场,她所控制的区域就会被其他军阀给争抢吞并。
这么算来,各地方军阀恐怕都会留有重兵保存实力,不会全心全力的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