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群智商在线的大臣们的分析判断,基本搞清我们的作战模式。
你还别说,他们猜的情况,还真的是八九不离十。
作战的时候用少量的精锐部队,击溃当面的敌军。
然后大部队跟上,而数量众多的大部队都是用团练士兵充当。
这些团练士兵连基础的作战的动作可能都不会,只训练了他们的基本行军。应该算是炮灰当中的劣质炮灰。
但是配上这种竹子制造的黑色的铠甲之后。在战场上根本没法分清,哪个是精锐部队,哪是菜鸟。
所以,于家军的作战能力虽然非常的强,但是数量太少。
只要抓住了这些菜鸟狠狠的打,把他们打得逃跑了,数量稀少的于家军士兵也就没有办法了。
他们分析的也不能算错。但是他们低估了这些菜鸟的战斗力。
我们训练出来的这群团练士兵,配上铠甲之后,至少能算的上是菜鸟当中的精英菜鸟。
等到这些菜鸟打上两次仗。然后再配上少量的老兵,至少和那些清军当中的绿营过过手是没问题的。
甚至广西地区的那些团练,随便拿出来一支,就可以追着两倍数量的清军绿营打。
没办法,广西人生性彪悍,再配上铠甲,准备上优良的武器,那战斗力可不是一般部队能够比的。
而且清军缴获的黑色竹子铠甲,也让康熙和他的大臣们产生一个错觉。
他们以为,我们的团练士兵就是穿着这种,比皮甲稍微强点儿的竹铠甲作战。
要说康熙脑子还是挺够用的,他还组织工匠对这件竹筐铠甲进行了拆解。
在拆解之前,还安排人对这些铠甲的硬度和防护力的进行测试。
但是他们测试的铠甲,是那种没有加装快板大小竹板片的。
平时行军的时候。士兵们不会把那些走一步会哐当响好几下的快板穿在身上。
这位满族士兵袭击的是一个掉队的团练,赤手空拳,连根棍都没有。
身上的快板甲片没有穿,连头盔都没有戴,脑袋上只带了一个防晒的斗笠。
再加上这位满族的大兵,连滚带爬的,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从云贵高原跑了出来。
又用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带着他缴获的宝贝到了bj。
在这期间,风吹日晒雨淋,这一身竹铠甲就没有被好好的养护过。
无论是什么装备,都要进行合适的养护。
皮甲要防止受潮发霉,铁甲要防止生锈,竹铠甲也是一样的。也要防止受潮发霉,还要防止变形。
虽然我们已经用桐油进行过高温处理,把竹子当中的水分尽量的处理干净。
但是在使用过程当中如果被水淋了,要及时的把水擦掉。
有条件的还要进行一下烘干,然后再用油脂进行擦拭,防止竹子吸水变形。
这都是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谁穿的铠甲敢变形了,会被人用棍子教训。
这群清军显然不懂这些东西。
一路上铠甲上受潮严重,到了bj这个北方的干燥城市,这竹铠甲又迅速干燥,边角都翘起来了。
这样一来,这个铠甲的强度显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就给满清的官员一个错觉,觉得这个竹子铠甲什么的,就是个样子货。
在防护力上,比皮甲强点,但是有限,在五十步用强弓完全是可以射透的。
主要的作用是吓唬人,让敌人无法判断,这面对的到底是团练士兵还是精锐部队。
而这个玩意儿还真是无解。从远处看,还真是很难区别,这些士兵穿的到底是竹子铠甲还是铁铠甲。
但是清军的将领知道这个真相之后,还是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的信心。
对面的的人并不是都很强,我们只是倒霉,碰着了对面最强的那个。
如果碰上那些穿着竹子铠甲的敌军,我们还是很强大的。
我知道对面的清军有了这种判断,为了示弱于敌,特地通知了我的二岳父。
让他在前线注意做出一些姿态。
让对面的清军发现,我军的队伍有强有弱,虽然看着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有些部队一碰就撤退,而有些部队强硬的要命,会追着你打。
这就让清军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判断,真正能打的就是那些精锐部队。
其他的部队看着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还是炮灰,只不过是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