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比较吓人的炮灰。
康熙还特意对那些战败的将领和士兵进行了调查,分析他们的整个的作战过程。
还把尚之信手下的几名将军叫到bj进行了调查。
特别是把我带领着5000人,进攻广州城那段时间的种种表现,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最终得出结论,当初在广州城下的那些士兵,应该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
这些士兵的战斗力,让知道整个作战过程的清军将领都有点胆寒。
等着我后来被清军围困了起来,然后又有一支增援部队杀过来。
实际上两支部队加在一起也没有3万人。
而且通过种种迹象分析,一共2万多人都部队里面,也就是有1万上下,是真正的精锐部队。
其他的部队基本应该算是精英菜鸟。
因为进攻破城,进城进行巷战,几乎全部是最早守在城下的那群部队。
后面的那些军队,基本上是等城里稳定的差不多了,才从缺口进入广州城。
按照正常的思维习惯,城墙一破之后,应该是全部的部队都要往城里杀。
但是为什么不让后续的部队快速的进城,肯定是因为这些部队实在是太菜了,不敢让他们进城捣乱。
由此可以推断出,于家军的精锐部队不会太多。
老丈人带着部队过来救自己的女婿,都不能够带上足够的精锐部队,还要弄一些菜鸟充数。
估计不是老丈人不想多带些精兵,肯定是手头能够抽掉出来的精锐就这么多。
这样,康熙就基于我军的精锐部队不多的特点。判断出来,我军根本就没有实力再进行进攻了。
贵州和湖南边境地区的满清有十几万军队和我军进行对峙。
时不时得双方就要碰撞一下。
在这个地区肯定要安排足够的精锐部队。就算安排一下菜鸟,也得是精英级的菜鸟。
否则,你的精锐部队再厉害,也不可能把守那么长的防线。
广东地区也不能放任不管,那个地区也需要足够的部队。
经过康熙手下的一群军事专家的分析判断。
这么大区域的防守,必须得有2万以上的精锐部队,配合10万以上的精英菜鸟。
而且,我们一下子吞并了云南和贵州两个省,甚至贪心不足的占领了大半个四川。
这么大的区域,直接就摊薄了我们的兵力。
而且连续的作战,精锐部队也受不了,肯定要进行修整。
短时间之内,于家军没有能力也没有兵力和物资再进行进攻作战了。
而满清的队伍刚经过了好几年和吴三桂军队的作战。
可以说把家底儿都打空了,现在只能修养生息,积蓄力量。
反正短时间之内满清的部队也是没有能力,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了。
现在等于是双方都在积蓄力量。
下一次双方要打起来了,绝对就是惊天动地了。
如果我们打赢了,弄不好就能把这个小康麻子打回东北去了。
就算不能大胜,也应该可以把长江以南地区占领上一部分。
至少能够确保我们的郑王爷在登基的时候,不至于被清军搅和了登基大典。
当然这个前提是在我们的郑王爷不胡闹,我们的那些猪队友不会给我们挖坑下绊子。
比如说我手下的军官们就设想过比较恶劣的一个情况。
就是在我们正和湖南的清军作战的时候。
有一支清军打到了南京城下。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还采用什么方案进行应对?
是不管南京城,努力的把湖南占领,先占领长江上游地区。
然后在沿江而下,一路把江西、安徽全部占领了。
最后杀到南京城下。让长江以南的清军没了退路,老老实实的投降。
还是放弃湖南,先去把我们这领导救下来。
有三名军官制定的方案里面,都考虑到了南京的问题。
虽然解决的方案都不同,而且,方案的可操作性并不太强。
但是能考虑到这个问题就非常的不容易。
别忘了,我们广东地区,距离江苏隔着两个省,直线距离都得在1000公里以外了。
在研究湖南地区的作战方案的时候,能够考虑到1000公里以外的南京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