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梦斗康麻子 > 第118章直捣黄龙的诱惑

第118章直捣黄龙的诱惑

特别是中级、高级军官,综合能力要比我军的那些将军强的多。

低级的军官的指挥能力,也要比我们那些大小军头的水平高多了。

但是从我的情报来看,康熙在军队的使用方面,仍然存在着重用满族将领,轻视汉族军官的问题。

各族军官,甚至各支部队与满族八旗兵之间的矛盾也非常的严重。

我设想了一种场景,如果我真的率领的部队达到了北京城。

不需要真正的击败康熙,只需要把这个康熙皇帝他威信好好的刷一刷。

让这个康熙皇帝的脸,直接栽到泥里面扒不出来。

那么他手下的这些官员们就会多出非常多的想法。那些心还不满的各级军官就会更加看不惯八旗兵。

满清内部就会自己就乱了起来,至少满清政府的运行效率会有所下降。

不过目前这只是周德良的一个设想。

甚至这个设想他只是思考了一下,周德良没有和任何人讨论。

当然,思考一下不代表着不能够做方案。

周小欢认真的查询了很多的资料。

专门查询英法联军当时进攻京城的各种资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bj八里桥之战是一次重要的战役,清军占有天时、地利和人和。

从兵力上来说,英法联军共有6000人,其中法军2800人,英军3200人(有约1000人未参加战斗)。

清军共有34000人,是联军的6倍还多,其中僧格林沁部2万人(骑兵1万人、步兵1万人),瑞麟部步兵8000人,胜保部步兵6000人。

法军共投入战斗的火炮为12门,英军则投入了15门大炮。参战5000人27门大炮。

最主要的是,这些火炮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线膛炮,甚至还有前装滑膛铜炮。

所有的大炮全是铜铸炮身炮管,坚固程度都非常强悍。

法军当时还有1个火箭排(第12炮兵团9连1排),装备了在英军康格里夫火箭基础上研发的多种火箭。

这种火箭虽然没有什么实战杀伤力,但是却是恐吓战马的最佳手段。

僧格林沁部骑兵马匹受惊,很多回头冲进自己的步兵方队,导致兵败。

当时英法两军都使用发射“米尼耶”(minié)子弹的前装线膛击发枪。

1860年,英军理论上应该装备的是在法国步枪基础上研发的恩菲尔德1853式,前装线膛步枪,使用米涅弹。

可集中火力向500码以内的敌军射击,终点动能足以杀伤900码左右的敌人。法军1849年装备米涅步枪,性能同上。

当然,后世的专家,对当时双方参战兵力的情况。

以及双方作战的过程,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光是英法联军参战的士兵的数量就有好几种说法。

有说6000多的,也有说8000多的。

还有的说,上面的数据只是英法联军的先头部队。

后面还跟随着大量的负责后勤的土著士兵,甚至还有锡克族骑兵。

总兵力可能超过了2万。

但是不管怎么说,八里桥发生的战斗,双方的数据基本还是清楚的。

清军这边有三万多人,英法联军最多不超过8000。

当然,现在清军的作战能力要比200年后的强悍的多。

但是我指挥部队,至少在装备水平上,不比当时的英法联军差多少。

人数上也可以比英法联军多的多。

他们带了20多门火炮,我可以比他们多带两三倍,带上一百多。

找到机会的话,目前的海军力量完全可以把1万到2万全副武装的士兵,迅速的运输到渤海湾。

英法联军用的米尼弹我现在也用,他们用的线膛枪,我也差不多有了。

没有道理他们能够打到北京城,我带着更强大的部队却打不到北京城下。

英法联军打完八里桥之站后,总共才死了12个。

我不指望我能打出这么高的伤亡比,但是重挫敌军应该能够做到。

但是深入敌后是个危险的买卖,必须找好时机。

像这种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的事情,超人才可以。

我没这水平,所以必须要乘虚而入。看着bj地区、河北地区,没有太多清军的时候。

然后我们搞个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