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没法和后世的那些狙击步枪比。
甚至连那些早期突击步枪的精准度都比不上。
不过我们的精度不够,可以用数量来补齐。
十支步枪一块儿去射击三四百米以外的一个清军指挥官。
这样,这个清军指挥官被击中的概率那就大多了。如果一次没打中,那就再来一次。
别看我们的部队这次出动的时候,带着的火枪并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配比。
6000人只带了不到4000支火枪。其中的精准火枪,也就是不到500只。
但是这6000人,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比2万人都要厉害。
特别是这500名精锐射手,在短兵相接的时候,甚至能够代替火炮。
双方接近之后,炮兵都没有接受开火命令,战斗已经赢了,结束了。
这种在400米能够打得准,600米之内还有杀伤力的火枪,直接把清军都打懵了。
如果这些步枪只有几只,或者十几只,那么对战局的影响还不那么明显。
但是这种精准步枪数量达到100这个级别的。
它对战场局势的影响就非常巨大了。
如果一两个一线的低级指挥官被击毙,对整个战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伍长、哨长级别的指挥官,突然连续的被击中,甚至连把总都死了。
你说让手下的士兵咋办?到底听谁的?因为已经没人下命令了。
更直接的是,某些千总跳的太厉害,没有注意隐蔽自己,然后就成为了一里外精锐火枪手的功劳。
通常发生这种情况之后,后面的战斗就不用太麻烦。
清军不是一轰而散,就是干脆竖起白旗。
所以我们的先头部队平定福建地区的战斗相当的顺利。
时间都花在赶路上了。
当然,战斗这么顺利也是和当地的地形地貌有关系。
福建地区多山,大部队很难展开,发生的战斗规模基本都是在两三千人上下。
清军人多的优势,根本就体现不出来。
多山的地区造成他的骑兵也施展不开。
更麻烦的一点,清军初期在战斗过于顺利,让清军的上层到下层都开始掉以轻心了。
而且更麻烦的是,随着他们占领的地盘的增长,不得不派出了很多部队驻扎各地。
然后,清军的人数优势也随着部队的分散,变的不那么明显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部队也是捡软柿子捏。
清军作战能力最强的部分,是他们精心挑选出来的先头部队。
这支部队大约有2万人,还在努力的在福建的南部攻城略地。
而我们这是6000人的部队,根本就没想着和这些精锐硬碰硬。
我们直接发挥小推车的优势。翻山越岭,去攻击这些清军刚刚占领的县城。
直接就把清军大部队和后方的联系给切断了。
半个月之后,还在fj省内肆虐的这支清军部队,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孤军。
自己的后路被人给断了。
开战以来,一直顺风顺水,感觉自己是宇宙第一强的这支部队突然心慌了。
更麻烦的是由于过于自信,这支部队一个劲儿的向海边进攻,都快要杀到厦门附近了。
他们要想撤军,还得赶紧往回跑几百公里的山路,这可就崴了泥了。
虽然这支部队的战斗力非常强,但是也是经过连续的作战,不可能毫发无伤。
就算是受伤的官兵不多,天天不是赶路就是作战,身体状态也下降的厉害。
士兵的作战能力,也比刚开战的时候下降了很多。
这个时候指挥官就开始犹豫不决了。
如果,找个沿途的大城市坚守待援,也不是不可以。
两万多的精锐部队,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座建设完备的城市坚持很久。
但是这有一个坚决条件,那就是必须得有援兵。
可问题是后路已经被人家给断了。
自己这里的情况怎么向上级汇报?上级怎么知道自己在哪里?现在到底咋样了?
这个时代可没有卫星通信,也没有手机电话,发报机也没有。
要想传递信息就只能用人肉快递。
写上一封信,然后派出一名或多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