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清平乐:从刘娥驾崩开始 > 第57章·陕西路新军

第57章·陕西路新军

西北,陕西路,京兆府,经略安抚使治所。

一身紫袍,腰系金带,头顶长翅帽的程琳,携治下属官,在京兆府城十里外宣诏亭中迎接圣旨。

宣旨队伍马不停蹄的从东京赶来,静等一众官员跪好后,宣谕使打开诏书,朗声宣读道:

“制诏陕西路经略安抚使程琳,卿所奏编设新军之请,朕已知闻,特下此诏,定新军编制:

五人为伍,推伍长一人,选‘长行’中有武艺者充当;

四伍为队,设队长一人,选‘节级’中有武艺者充当;

四队为都,设都官一人、副都官二人,选‘无品尉勇’中有才武边功者充当;

四都为营,设营官一人、副营官二人,选‘小使臣’中有才武边功者充当;

四营为团,设团将一人、副团将二人,选‘大使臣’中有才武边功者充当;

四团为部,设部将一人、副部将二人,选‘诸司副使’充当,由朝廷选派;

四部为军,设领军一人、副领军二人,选‘横班副使’充当,由朝廷选派。

以上新军编制,自卿接旨之日起,权在陕西路试行。此外,新军所需钱粮,由‘户部侍郎兼陕西路军饷使’杜衍统筹负责,特告尔知。”

程琳恭敬的行叩首之礼,而后双手举过头顶,宣谕使将诏书对折,稳稳放在程琳手上。

一众官员依次起身,程琳双手捧着圣旨,转身将之交给‘经略判官’尹洙,而后拱手向宣谕使行了一礼。

“东京一别,杜公风采依旧。”程琳一本正经的说道。

“程经略镇守西北,才是前途无限。”杜衍严肃回礼。

“哈哈哈……”两人说完,均放声大笑起来。

……

回到治所,程琳没有使用公使钱,而是花自己的俸禄摆下宴席,为杜衍接风洗尘。

席间有丝竹绕耳,舞娘炫目,一众官员推杯换盏,互相恭维。

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程琳让演奏的乐工和助兴的舞娘下去领赏,同时散去一众治所官吏。

一转眼,席间只剩程琳和杜衍,二人开始聊起正事。

“杜公可知,对于新军,官家持何种态度?”程琳带着三分醉意,张口问道。

“官家授我‘户部侍郎兼陕西路军饷使’的职差,命我全权负责新军粮饷调拨发放之事,我认为,官家是真想打造一支能守御西北的强军劲旅。”杜衍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不知此次跟随杜公前来新军任职的率臣,都是什么来历?”程琳接着问道。

“他们是张阁老会同‘枢密院、兵部、三衙’选出的将领。有累世将门,有宿卫武臣,也有恩荫子弟。”

“官家临行前特别交代,这些人的才武到底如何,程经略还需自行检阅,若发现其中有才不配位者,可将之遣送回京。”

程琳听完,整了整衣袍,恭敬的拱手朝东京方向一礼,开口说道:“官家圣明。”

问清楚了新军各级将领的任命问题,程琳心中似有一块大石落地,他拿起酒杯,示意杜衍共饮,落杯后继续说道:

“杜公有所不知,自我抵达西北,沿途所阅军兵能用者,十不存一,老弱病残充斥军营,各级将校私役成风,一路看过,简直触目惊心。”

“我也是没有办法,不得不下狠心,裁撤剩员,整编新军。”

“如今新军已点检完毕,官家的这道诏令,真是雪中送炭,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杜衍开口问道:“不知程经略想以何种待遇供养新军?”

杜衍是赵祯派来监督发放军饷的军饷使,刚才他已经回答了程琳的问题,现在该轮到他问问题了。

程琳对此早有腹稿,略微思索后开口说道:“我朝禁军分上中下三等,只有上军战力可以勉强维持,中军下军毫无战力可言。”

“我近几日去军中采访问询,军兵们大多反映,军饷发放没有定数,全凭军官心情。”

“我本以为上军月俸高,被克扣的会更多,没想到中军下军的俸钱才是被克扣的最多的。”

“上军每月一千文,大多可以领到足额,而中军至多只得五百文,下军直接一文没有,只能领到一些酱菜盐巴。”

杜衍捋了捋胡须,感慨了一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说完,自斟自饮了一杯。

程琳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当兵吃粮,卖命拿赏。底层军兵们的要求并不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