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日本战国当领主的日子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定准噶尔(上)

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定准噶尔(上)

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绰罗斯部强势控制天山南北,土尔扈特部因为和绰罗斯部有矛盾西迁到伏尔加河沿岸。和硕特部则是在青海附近。杜尔伯特部游牧于科布多阿尔泰山一带。

张信统一天下后,瓦剌各部首领便派使臣赴京城朝贡,进献各种物品,表示愿与华夏保持良好的政治关系,开展双方的物质交流。华夏对这些来使热情接待,赏赐各种物品,表示尊重保持他们原有的政治经济模式和生活状况。

1570年,布拉台吉的儿子哈喇忽喇绰罗斯部并改部落名为准噶尔部,之后很多年。一直保持着朝贡关系,可随着1575年布拉台吉去世,瓦剌联盟要选新的盟主时候,哈喇忽喇直接带兵打败和硕特首领,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瓦剌首领。

也是这时候开始华夏、叶尔羌等国与瓦剌准噶尔的矛盾已经明面化,华夏的青甘宁总督北条纲成已经明着派兵去了叶尔羌帮助其训练军队而新任陕西总兵户次鉴连则是联合鞑靼蒙古逐步开始往西并在唐努乌梁海等地建立了城池或城堡进一步压缩瓦剌人的生活空间。

1576年哈喇忽喇突然突然率兵越过杭爱山,大举进攻土诺诺和汗(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赛音诺颜部的祖先),迫使喀尔喀蒙古诸部南迁,之后准噶尔大军攻入漠北,喀尔喀土谢图部车臣部等迎战失败,乃逃入内蒙古,向华夏帝国投降,哈喇忽喇继续向漠南喀尔喀蒙古进攻,俘掠人口,抢劫牲畜

1576年,华夏晋军山县昌景部与准噶尔军在内蒙古的乌尔会河附近发生了

5月,哈喇忽喇引兵3万,东征喀尔喀。喀尔喀首领土诺诺和汗迎战失利,率属南下投附华夏。这时,留在后方的布拉台吉的侄子剌王某趁哈喇忽喇东进之机,谋划政变。于是,哈喇忽喇停止追击土诺诺和汗,匆匆结束战争,返回科布多的营地,毒杀了剌王某并准备杀了一起密谋的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

巴噶斯闻讯,率属西逃博尔塔拉之地,招集瓦剌零散民众,势力逐渐扩大,控制天山北路准噶尔部基本领地,并将哈喇忽喇排挤在科布多及其以东地区。从此,哈喇忽喇无法返回准噶尔故地,率部向漠北和漠南蒙古地区活动。

8月,哈喇忽喇率领近2万人离开科布多营地,开始第二次东征喀尔喀。准噶尔军沿塔米尔河、额德尔河进入诺诺和汗部境内。

10月上旬,华夏接到哨探从前线发来的报告:哈喇忽喇渡过乌尔扎河,掠夺昆都伦博硕克图部众,并抢掠济农阿难达赉人畜,迫使许多喀尔喀人南逃汛界。接着经巴颜乌兰,沿克鲁伦河北岸顺流东进。

自从喀尔喀诺诺和汗率众南下附清后,用武力消灭哈喇忽喇已成为华夏下一步战略目标。因此,华夏朝廷在获悉哈喇忽喇开始新的进军后,急忙命令安全部去前往侦厄鲁特情形,如彼尾追喀尔喀而来,即调所备之兵以防之,一面疾速奏闻。

并陆续调遣内蒙古各旗军队和陕、晋军到土剌河迎战。

华夏朝廷还遣秘书郎内藤如安到车臣汗谟啰贝玛(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之祖)等处要求他们配合华夏军迎击哈喇忽喇。谟啰贝玛等表示:“我等藉圣上威灵,何畏于哈喇忽喇,彼兵果来,我等协力捍御,当分十二札萨克之兵一万备之”。

然而,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华夏朝廷未能掌握哈喇忽喇的确切动向,因而调兵极其缓慢,到了五月末,才从内藤如安的报告中获知“哈喇忽喇于八月初三日率兵渡乌尔扎河,将袭昆都伦博硕克图、车臣汗及诺诺和汗,其兵四营,号四万,实不过三万耳。

又将请兵于俄罗斯,会攻喀尔喀”。据

华夏朝廷在积极备战的同时,还展开了一系列政治、外交攻势,试图打乱哈喇忽喇的行动计划,削弱其势力。

华夏朝廷接到哈喇忽喇向俄国借兵的消息后,立即命令远在克里米亚的约翰长老骑士团联合高加索军团、奥斯曼人开始进攻俄国人的领地,同时也告知瑞典人、波兰人可以一起趁火打劫。

十月二十八日哈喇忽喇南渡克鲁伦河

十一月六日东渡乌尔顺河(今乌尔逊河),深入呼伦贝尔地区。

此时,原驻牧于呼伦贝尔地区的四子部落、茂明安、乌喇特、阿鲁科尔沁等蒙古各部相继南迁,该地区正处于空虚状态,清朝对其防务也十分薄弱,致使哈喇忽喇无所阻力、长驱直入。随后,准噶尔军沿喀尔喀河东南推进,到大兴安岭西麓后转向西南至索岳尔济河,一路追逐南下喀尔喀人。十四日,哈喇忽喇的先遣部队已来到乌尔会河东岸的乌兰之地,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